三人来到王家,王掌柜的尸体已经被抬到了偏房,用白布盖着。沈砚戴上自己用细布做的简易手套,轻轻掀开白布。王掌柜约莫五十岁,面色青紫,嘴唇发黑,显然是中毒而亡。他仔细检查了王掌柜的尸体,发现死者的指甲缝里有少量绿色的粉末,口腔和食道黏膜有灼伤的痕迹,这是典型的中毒症状。他又检查了死者的皮肤,发现尸斑呈暗紫色,分布在背部和臀部,说明死者死亡后没有被移动过,死亡时间应该在昨晚子时左右。
“张大人,王掌柜是中毒而亡,不是被刀杀或勒杀。” 沈砚站起身,对张捕头说道,“死者指甲缝里的绿色粉末,还有口腔黏膜的灼伤痕迹,都是中毒的证据。”
张捕头愣住了:“中毒?可刘氏说,王掌柜是被李四用刀杀死的,现场还有血迹。”
“那血迹可能是王掌柜在中毒后挣扎时,不小心碰到了尖锐的物件留下的。” 沈砚解释道,“我需要去卧室看看,或许能找到毒药的来源。”
三人来到王掌柜的卧室,现场还保持着原样。卧室的窗户有被撬动的痕迹,窗台上有少量泥土,显然是有人从窗户潜入。地上有几滴暗红色的血迹,旁边还有一个破碎的瓷碗,碗底残留着少量绿色的液体。沈砚蹲下身,用手指蘸了一点绿色液体,放在鼻尖闻了闻,有淡淡的苦味 —— 这是 “断魂草” 的味道,断魂草是一种剧毒植物,叶子和根茎都含有毒素,少量服用会让人慢性中毒,量大则会立刻致命。
他又仔细检查了卧室的其他地方,在床板下发现了一枚小巧的银簪,簪头刻着 “李” 字,样式精美,镶嵌着细小的珍珠,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家能有的。“张大人,你看这枚银簪。” 沈砚把银簪递给张捕头,“李四只是个伙计,月钱只有二两银子,哪能买得起这样的银簪?而且,这簪头的血迹,说不定就是真凶留下的。”
张捕头接过银簪,仔细看了看:“这簪子像是城西李员外家的样式,李员外的夫人最喜欢戴这种镶嵌珍珠的银簪。”
“李员外?” 沈砚心中一动,“他和王掌柜有往来吗?”
“有,他们是生意伙伴,经常一起做绸缎生意。” 张捕头说道,“前几日,两人还因为货款的事闹过矛盾,据说李员外欠了王掌柜五千两银子,王掌柜催了好几次,李员外都不肯还。”
沈砚眼睛一亮:“那我们去李员外家看看!”
三人立刻赶往城西的李员外家,却得知李员外三天前就以 “探亲” 为名,带着夫人和儿子离开了青州,说是要去京城拜访亲戚。“不对劲,” 沈砚皱起眉头,“王掌柜是昨晚被杀的,李员外三天前就离开,未免太巧合了。而且,他欠了王掌柜五千两银子,现在王掌柜死了,他就不用还钱了,这动机很明显。”
张捕头也觉得可疑,立刻派人去追查李员外的下落。经过一番调查,捕快们发现李员外并没有去京城,而是带着家人去了城外的渡口,准备乘船逃往江南。张捕头亲自带人赶去渡口,果然在一艘即将出发的乌篷船上抓住了李员外一家。
李员外起初拒不认罪,直到沈砚拿出那枚银簪和从瓷碗里提取的绿色粉末,还有明矾水显现出的血迹证据 —— 沈砚用古代能找到的明矾水,将银簪上的血迹显现出来,与王掌柜的血型(虽然古代没有血型概念,但沈砚通过血液的凝固速度和颜色,判断出与王掌柜的血液一致)一致。面对铁证,李员外终于认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