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林野的电脑屏幕依旧亮着。显示器发出的冷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,眼下的黑眼圈像两道浓重的墨痕 —— 作为 “幻世游戏” 公司的底层程序员,他已经连续三天通宵改《幻境求生》的 BUG。桌上的速溶咖啡杯空了大半,褐色的液体顺着杯壁流下,在桌面积成一小滩污渍,键盘缝隙里还沾着昨天外卖的酱汁,是他没来得及清理的狼狈。
“终于改完了。” 林野揉了揉发酸的肩膀,鼠标点击 “提交代码” 按钮,看着进度条缓慢爬满,心里松了口气。就在这时,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黑色弹窗,没有关闭按钮,边框泛着诡异的暗红色,像是凝固的血迹。弹窗中央是一行白色代码,字体是老式的 DOS 风格:“【测试版】《代码囚笼》,开发者 ID:0,是否启动?”
林野皱眉,手指悬在鼠标上空。他在公司负责的是《幻境求生》的底层逻辑开发,从未听说过《代码囚笼》这个项目,公司近期的项目列表里也没有相关记录。作为浸淫编程圈多年的技术宅,他的好奇心压过了警惕 —— 这弹窗的代码逻辑很奇怪,用任务管理器查看进程,竟找不到对应的程序进程,像是直接嵌入系统底层的独立模块,既不符合 Windows 弹窗协议,也不遵循浏览器交互规则。
“难道是哪个同事搞的恶作剧?” 林野嘀咕着,随手点了 “是”。他想看看这究竟是哪个同行的 “作品”,说不定还能从代码里学到些新技巧。
游戏加载界面是纯黑背景,没有进度条,只有一行行闪烁的二进制代码快速滚动,“01001001 00100000 01101100 01101111 01110110 01100101 00100000 01111001 01101111 01110101”。林野喝了口凉咖啡,咖啡的苦涩在舌尖蔓延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—— 这些二进制代码看似无序,却隐藏着某种规律,他试着将前八个字节转换成 ASCII 码,得到的结果是 “I love you”,后面的代码还在滚动,暂时无法完整破译。
没等他继续分析,界面突然跳转,出现了一个简陋的房间场景,建模粗糙却透着诡异的真实感,像是用十年前的引擎制作的。左上角用红色字体标注 “关卡 1:测试员的卧室”,右上角是一个醒目的倒计时:23:59:59,数字每秒减少 1,带着倒计时器特有的压迫感。
“搞什么?lowpoly 风格的密室逃脱?” 林野嗤笑一声,操控鼠标移动视角。房间里的摆设很简单:一张单人床,床单是灰色的,上面有几处深色污渍;一张木质书桌,桌面上放着一台老式 CRT 电脑,屏幕漆黑,旁边堆着几本书;还有一个白色的衣柜,门紧闭着,和他卧室里的衣柜一模一样。
他尝试点击书桌,没有反应;点击床铺,弹出一行提示:“这里没有你要的线索”。最后,他将鼠标移到老式电脑上,点击后,屏幕亮了一下,弹出一个蓝色的输入框:“请输入开机密码,提示:你昨晚改的第 7 个 BUG 编号。”
林野的笑容瞬间僵住,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摔在桌上。昨晚他确实改了 7 个 BUG,从 “BUG-20240512-1” 到 “BUG-20240512-7”,这些编号是他按照 “日期 + 序号” 的格式自定义的,属于内部调试编号,连项目经理都不清楚具体细节,只有他的私人开发日志里有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