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这里,她语带忧戚:"可叹如今时过境迁,知晓这梅树来历的人越来越少。即便是周顺昌御史的清名,恐怕也镇不住他们了。"
"周顺昌?"沈砚秋猛地站起身,衣袖带翻了石凳,"姑娘说的莫非是那位因弹劾魏显忠而遇害的周御史?这梅树竟是他亲手所植?"
他曾在史书中读过周顺昌的事迹,知其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时,因直言进谏、弹劾阉党而遭迫害致死。天下百姓感念其忠义,将他生前手植的梅树列为"乡贤旧物",立碑保护。若张万霖真敢砍伐此树,不仅是毁坏古木,更是辱没忠魂,亵渎正义。
苏凝霜微微颔首,指间轻抚过梅树的枝干:"正是。万历年间,周御史曾在此小住月余,亲手植下此梅。天祺年间他遇害后,乡民感其忠义,特立碑纪念。怎奈世人善忘,如今镇上还记得这段往事的人,已经寥寥无几了。"
沈砚秋眉头紧锁,目光坚定地望着眼前的古梅:"姑娘放心,我既居于此,断不会容他胡作非为。周御史忠烈千秋,我辈读书人岂能坐视他的遗泽遭人践踏?"
苏凝霜却面露忧色:"先生有所不知,张万霖不仅势大,还结识了些江湖术士,据说有些专门克制妖物的手段。我虽修行百年,但终究是狐身,恐怕难以正面相抗。"
"姑娘不必担忧。"沈砚秋语气坚定,目光如炬,"明日我便去寻访知情人,搜集证据。既然此树是周御史手植,必有史料记载。我定要阻止这无法无天之事!"
4 残碑幽光证青史
翌日天未亮,沈砚秋便揣着干粮前往镇西寻访王阿婆。老先生曾说,王阿婆年过八旬,是镇上最长寿的老人,或许知晓梅树往事。
雨已停歇,晨雾弥漫小巷。沈砚秋叩响木门,许久才有一老妪颤巍巍开门。听闻来意后,王阿婆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。
“周御史的梅树?那张万霖果真敢打它的主意?”王阿婆激动得咳嗽起来,好一会儿才平复,“来来来,我给你看样东西。”
她引沈砚秋入内屋,从床底拖出个陈旧木箱,翻找半天,才取出个布包。层层揭开,里面竟是半块残碑,碑上“周御史手植”五个字虽模糊,却仍可辨认。
“这是三年前的事了,”王阿婆声音沙哑,“张万霖为了扩宅,要砍梅树。我等十几个老人在树前阻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