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图书馆的咖啡渍
九月的梧桐叶刚染上浅黄,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落大半。柳如烟抱着刚从古籍库借来的《宋元戏曲史》,脚步匆匆地往图书馆一楼的咖啡馆赶——她和导师约好在这里谈论文框架,眼看时间要到,怀里的书又沉,没留神转角处突然冲出来一个人。
“砰”的一声闷响,她手里的热美式泼了对方一身,深褐色的液体在浅灰色衬衫上晕开,像幅糟糕的抽象画。柳如烟吓得手里的书都掉了,蹲下去捡的时候,头顶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:“没关系,是我没看路。”
她抬头,撞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。男人穿着合身的浅灰衬衫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腕间一块简单的机械表。他手里也抱着几本书,封面上印着“建筑史”的字样,显然也是来查资料的。见柳如烟还愣着,他弯腰帮她把散落的书摞好,指尖碰到她的手背时,还特意顿了顿,怕吓着她:“你先去见导师吧,我去洗手间处理一下就好。”
“可是你的衬衫……”柳如烟看着那片醒目的咖啡渍,脸都红了,“我赔你一件新的吧?或者我帮你洗?”
男人忍不住笑了,眼角弯出浅浅的纹路:“不用这么麻烦。对了,我叫季伯常,建筑系的老师。你呢?”
“柳如烟,中文系研一。”她报上名字,又急忙补充,“那我把我的联系方式留给你,要是洗不掉,我一定赔你!”
季伯常没推辞,从笔记本上撕了张纸,写下自己的手机号递给她。纸上还带着淡淡的墨水香,字迹清隽有力。柳如烟捏着那张纸,看着他抱着书往洗手间走的背影,心跳莫名快了半拍——原来建筑系真的有像传说中那样,温和又干净的老师。
后来柳如烟才知道,季伯常不仅是建筑系的青年教师,还是学校新聘的“最美课代表”——学生私下里投票选的,说他讲课时把枯燥的建筑史讲得像故事,板书还好看。她偶尔会在食堂碰到他,他总是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,面前摆着一碟青菜、一碗粥,安安静静地吃饭。有一次她鼓起勇气走过去,问他衬衫洗干净没有,他笑着点头:“洗干净了,你要是还不放心,下次请我喝杯咖啡就当补偿?”
那杯咖啡,最后变成了每周三下午的固定约会。季伯常会提前在图书馆咖啡馆占好位置,点一杯柳如烟喜欢的热美式,再加一块她爱吃的提拉米苏。她写论文累了,就听他讲建筑史里的趣闻——比如故宫的角楼其实有九个屋脊,苏州园林的月亮门藏着“移步换景”的巧思;他备课烦了,就听她讲元曲里的爱情故事,从《西厢记》讲到《牡丹亭》,她讲得眉飞色舞,他听得眼神发亮。
第二章 巷子里的修猫
柳如烟住的老巷子离学校不远,巷口有棵百年的老槐树,树下总卧着一只三花流浪猫,她每天早晚都会带猫粮去喂。十月的一个周末,她照例提着猫粮出门,却发现三花的后腿受了伤,缩在墙角瑟瑟发抖。她急得不行,掏出手机想找宠物医院,手指却在拨号键上顿住——她从小怕打针,更别说带猫去看病了。
犹豫了半天,她鬼使神差地拨通了季伯常的电话。电话接通时,她还没开口就带了哭腔:“季老师,你能不能……能不能帮我个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