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时光守护者
接下来的一个月,林夏成了杂货铺的常客。不是为了买东西,而是每次面试失败后,她总喜欢来这里待一会儿。这座城市太大,她租的出租屋又小又暗,只有在“拾光杂货铺”,她才能卸下一身的疲惫和焦虑。老陈从不多问,只是在她来时,默默泡上一杯茶——有时是绿茶,有时是菊花茶,偶尔还会泡上一杯栀子花茶,说能安神。他偶尔会讲起某件老物件的故事,声音平缓,带着岁月的沉淀。
“那只铁皮饼干盒,”老陈指着货架最上层的一个红色饼干盒,“是十年前一个小姑娘送来的。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,爸妈每次赶集,都会给她买块饼干放在里面,那盒子装了她整个童年的糖果和快乐。后来她要去国外读书,舍不得扔,就把盒子放我这儿了,说等她回来,还要看看这盒子里的‘童年’。”
“还有那张黑白照片,”他又指了指墙上挂着的照片,“照片里的小两口是一对教师,当年他们就在这附近的小学教书,结婚时没钱拍婚纱照,就找相馆拍了这张黑白照。去年老先生来店里,说老太太走了,他把照片放这儿,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,也想让老太太‘看看’,还有人记得他们。”
“那个陶瓷娃娃,”老陈的目光落在柜台后的娃娃上,眼神柔和了几分,“是一位母亲留给女儿的嫁妆。当年她女儿远嫁,她怕女儿受委屈,就把自己结婚时的陶瓷娃娃送给她,说看到娃娃,就像妈妈在身边。后来女儿离婚了,带着娃娃回来,把娃娃放在我这儿,说想和过去告别,却又舍不得扔,让娃娃在这儿‘守着’点什么。”
林夏渐渐发现,老陈的眼睛好像能看透人心。有一次,她面试一家心仪的设计公司,却因为紧张发挥失常,走出公司大门时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她又来到杂货铺,坐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,肩膀一抽一抽的。老陈拿着一个玻璃小瓶走过来,瓶子里装着淡蓝色的细沙,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瓶子上,细沙泛着淡淡的蓝光。
“这是‘勇气沙’,”老陈在她身边坐下,把瓶子递给她,“十年前,一个和你一样的姑娘,揣着它去闯北京。那时候她也总面试失败,每次来我这儿都哭。后来她拿着这瓶沙,咬着牙去了北京,现在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设计师,去年还回来过,给我带了盒北京的点心。”他顿了顿,拍了拍林夏的肩膀,“送给你,下次面试前,摇摇它,就当是给自己加加油。”
林夏半信半疑地收下瓶子,手指摩挲着光滑的瓶身,心里竟莫名多了几分底气。第二天面试时,她坐在等候区,紧张得手心冒汗,指尖冰凉。突然想起那瓶“勇气沙”,她悄悄从包里拿出来,轻轻摇了摇,细碎的沙沙声在安静的等候区里格外清晰,仿佛带着一股神奇的力量,让她瞬间平静下来。轮到她面试时,她深吸一口气,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,眼神坚定,不再像之前那样慌乱。那次面试,她发挥得格外好,面试官频频点头,结束时还笑着说:“你的状态很好,我们很期待你的加入。”
3 栀子花语
拿到录用通知的那天,林夏兴冲冲地跑到杂货铺报喜,手里攥着通知书,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。她想把“勇气沙”还给老陈,却发现店里多了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。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礼盒,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和无奈:“爸,您都这把年纪了,还守着这破店干嘛?跟我回上海,我给您请最好的医生,您的身体不能再拖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