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安静静听着,内心毫无波澜。等陈明明说完,她只回了一句:“谢谢你的祝福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。”
挂断电话,她将新号码也拉入黑名单。这一次,她感到的是一种彻底的释然。
5
新办公室里。叶晚如将最后一份文件归档,环顾这个不足三十平却完全属于她的空间,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。
顾彦辰引荐的第一位客户已经坐在会客区。是一家传统工艺品店,线上转型屡屡受挫,老板赵先生眉间刻着深深的焦虑。
“我们试过直播卖货,但观众最多不超过十个人。”赵先生叹气,“年轻人嫌老气,老年人不会网购...”
叶晚如仔细抚摸着一件精美的竹编灯罩:“能带我去看看您的工作坊吗?”
在郊区简陋的作坊里,她见到了两位年过六旬的手艺人。老师傅手指粗糙却灵活,竹条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。叶晚如举起手机,悄悄记录下这一幕。
回程车上,她已有了主意:“我们不卖产品,我们卖故事。”
三天后,叶晚如带着小型拍摄团队重回作坊。没有华丽的布景,只有真实的记录:老师傅如何挑选竹材,如何将竹条浸软,如何凭记忆编织复杂图案。镜头特写那双布满老茧的手。
成片剪出来后,赵先生看得眼眶发红:“我从没想过,自己做了一辈子的事,这么...动人。”
视频上线当晚,叶晚如守在电脑前实时监测数据。起初只有零星点赞,两小时后,一条知名设计师的转发带来转机。深夜十一点,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。工艺品店官网流量激增,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。
叶晚如长舒一口气,这才感到胃部隐隐作痛——她忘了吃晚饭。
泡面吃到一半,手机亮起。是顾彦辰发来的消息:“做得漂亮。还在办公室?”
“还在。刚忙完。”她回复道。
几乎立刻收到回复:“我也在28楼。要不要上来喝杯咖啡?正好聊聊下一个项目。”
叶晚如犹豫片刻,收拾好东西上了楼。顾彦辰的办公室还亮着灯,他正站在咖啡机前,手法熟练地冲着手冲咖啡。
“尝尝这个,”他递过来一杯,“哥斯达黎加的豆子,应该合你的口味。”
叶晚如有些惊讶:“你怎么知道我喜欢浅烘的豆子?”
“上次在会议室,你喝到深烘咖啡时微微皱了下眉。”他语气自然,仿佛只是随口一提。
两人站在落地窗前,俯瞰城市的夜景。顾彦辰谈起下一个项目——一家濒临倒闭的老字号书店。
“这个项目很难,”他直言不讳,“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。”
叶晚如被这个项目的挑战性吸引,两人越聊越投入。当她激动地比划着一个创意时,不小心碰倒了咖啡杯。深色液体迅速在桌上蔓延。
“没关系。”顾彦辰拦住要去拿纸巾的她,自己动手清理,“继续说你的想法,那个会员制阅读社区的概念很有意思。”
他们聊到深夜,叶晚如发现顾彦辰不仅是个精明的商人,更是个难得的知音——他总是能精准理解她的创意,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。
凌晨一点,顾彦辰看了眼手表:“太晚了,我送你回去。”
“不用麻烦,我叫车就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