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云盘里的密码
林知微的指尖悬在触控板上,停在那个名为“未完成”的加密文件夹前。窗外是深秋的上海,陆家嘴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冷光,像一片被冻住的海。手机在桌面震动,是儿子班主任发来的月考成绩,数学又掉了五分。她深吸一口气,输入密码——是儿子的生日,加他小学毕业那年的夏天。
文件夹应声打开。
最先跳出来的是张照片。灰蓝色的天空下,废弃纺织厂的钢架结构像巨兽的肋骨,她站在其中,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裤,头发被风掀起一角,手里捏着铅笔,正仰头看某根锈蚀的横梁。拍照的人显然离得很远,却精准捕捉到她嘴角那点几乎看不见的笑意。
林知微的拇指在屏幕上摩挲那抹笑,像触摸一块被遗忘很久的琥珀。那是七年前,她还在第三设计所做项目协调,每天的工作是把设计师的图纸翻译成施工队能懂的语言,再把甲方的无理要求揉成设计师能忍的措辞。
那天的微信记录还在。工作群里,总监连发三个感叹号:“陈序老师明天到现场,知微你全程对接,务必重视!” 丈夫周明宇发来的消息夹在中间:“今晚有个跨国会,接不了孩子。” 她回了个“好”,后面跟了个微笑的表情,指尖划过屏幕时,那弧度僵硬得像用尺子量过。
她起身去给窗台的绿萝浇水,水流过土壤的声音里,混进七年前那个午后的风。纺织厂的风带着铁锈和尘土的味道,吹得她工装外套的下摆猎猎作响。她正蹲在地上核对图纸坐标,头顶突然传来快门声。
“抱歉,”男人的声音低沉,像砂纸轻轻擦过木头,“光线刚好落在他头发上,像镀了层金。”
林知微抬头。逆光里,男人背着巨大的相机包,牛仔裤膝盖处磨得发白,鼻梁上架着副旧墨镜,镜片反射着厂房高处漏下的光斑。她后来才知道,那副墨镜是他在伊斯坦布尔的跳蚤市场淘的,镜腿内侧刻着行土耳其文,意思是“时间会撒谎”。
“陈序老师?”她站起来,拍掉裤子上的灰,“我是项目协调林知微。”
他摘下墨镜,眼睛很亮,像见过太多旷野星空的人。“叫我陈序就好。”他的目光掠过她手里的图纸,忽然指向某个角落,“这里的砖缝里,应该长着马齿苋。”
林知微愣住。那片区域的图纸标注是“杂物堆积区”,她看过三次现场,从未注意过砖缝里的植物。
他已经走了过去,半跪在地上,镜头对准墙根那丛微不足道的绿色。“这种植物能在最贫瘠的地方扎根,”他头也不抬地说,“像某些被遗忘的坚持。”
那天的阳光斜斜切过厂房,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几乎要触到她的鞋尖。林知微看着他专注的侧脸,忽然想起自己大学毕业设计里,那个被导师称赞“有呼吸感”的社区图书馆模型——后来被周明宇不小心碰倒,零件散了一地,她蹲在地上捡了半夜,最后还是扔进了垃圾桶。
手机又震了,是周明宇:“明晚陪客户,订了爸妈那边的晚饭,你直接带孩子过去。”
林知微关掉聊天框,回到那个加密文件夹。下一张照片,是陈序站在纺织厂的天台上,背对着镜头,远处的城市天际线在他身后铺成模糊的光晕。照片下面有个音频文件,她犹豫了几秒,戴上了耳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