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朝堂上,旧贵族们纷纷上书,指责商鞅的变法是“离经叛道”“祸国殃民”。他们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,要求秦孝公放弃变法。秦孝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但他深知变法对于秦国的重要性,他坚定地站在了商鞅一边,支持他继续推行变法。
为了让变法能够顺利进行,商鞅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。他在渭水河畔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变法宣誓仪式,向全国百姓宣告变法的决心和内容。他还严惩了一批反对变法的旧贵族,以儆效尤。然而,旧贵族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抵抗,他们暗中策划,寻找机会破坏变法。
就在变法推行的关键时刻,太子驷触犯了法律。这一事件成为了旧贵族们攻击商鞅和变法的借口。他们要求商鞅严惩太子,否则就无法服众。商鞅深知,太子是秦国的未来,不能轻易处罚。但为了维护变法的权威和尊严,他决定处罚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。他割掉了公子虔的鼻子,在公孙贾的脸上刺字。这一举措引起了轩然大波,旧贵族们对商鞅更加痛恨,但也让百姓看到了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公正。
经过几年的努力,商鞅的变法初见成效。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,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。农田里庄稼茂盛,商业活动日益繁荣,城市里车水马龙。秦国的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士兵们训练有素,作战勇猛。
秦国的强大引起了魏国的警觉。魏国一直视秦国为眼中钉,肉中刺,担心秦国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。于是,魏国决定对秦国发动战争,试图遏制秦国的发展。
面对魏国的挑衅,秦国毫不畏惧。秦孝公和商鞅精心策划,制定了作战计划。他们深知,魏国是当时的强国,军队实力雄厚,不能轻易与之正面交锋。于是,商鞅想出了一条妙计。
他派人给魏将公子卬送信,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公子卬的思念之情,并邀请公子卬到秦营来举行和谈。公子卬以为商鞅真的是想和谈,便毫无防备地来到了秦营。然而,当他进入秦营后,商鞅却下令将他擒获。魏军失去了主帅,顿时陷入了混乱。秦军趁机发动攻击,大败魏军,收复了部分失地。
这场战争的胜利,不仅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地位,也证明了商鞅变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。秦国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,让其他诸侯国对秦国刮目相看。
然而,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。在秦国逐渐走向强大的关键时刻,秦孝公却身患重病,卧床不起。他深知自己的时日不多,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舍。他担心自己离世后,商鞅的变法会受到阻碍,秦国的崛起之路会再次陷入困境。
秦孝公在临终前,将太子驷叫到床前,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“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本,你一定要继续支持变法,不要被旧贵族的言论所迷惑。”太子驷含泪点头,表示会牢记父亲的嘱托。
不久后,秦孝公与世长辞。太子驷继位,成为秦惠文王。公子虔等旧贵族们看到秦孝公去世,认为时机已到,便开始了他们的报复行动。他们诬告商鞅谋反,在秦惠文王面前添油加醋地描述商鞅的罪行。秦惠文王刚刚继位,根基不稳,为了稳定政局,他不得不下令逮捕商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