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“情景重现”安排在周末的市图书馆。沈知意特意选了三年前他常借阅的建筑类期刊区。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落,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张特有的香气。
陆延舟安静地翻着书,侧脸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。沈知意坐在他对面,假装看书,余光却无法从他身上移开。有那么一瞬间,时光仿佛倒流,她几乎要以为,这三年只是一场漫长的梦。
“沈医生。”他突然开口,声音很轻,像是怕打破这里的宁静。
“嗯?”沈知意心头一跳。
“你好像……很熟悉这里。”他抬起头,目光清澈而直接,“你带我来这里的路线很顺畅,甚至知道这个相对偏僻的阅读区。”
沈知意握著书页的手指微微收紧,面上却不动声色:“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区域,安静。作为您的治疗师,选择熟悉的环境有助于我更好地掌控节奏。”
陆延舟看了她几秒,未置可否,只是淡淡“嗯”了一声,重新低下头去。但沈知意感觉到,他那份商人的敏锐和多疑,似乎已经开始悄然运转。
接下来的几次“治疗”,他们去了美术馆,听了一场小型室内乐音乐会,甚至在一个傍晚去了海边。沈知意小心翼翼地选择着那些承载着共同记忆,却又不会过于明显的地点。
变化在悄然发生。
陆延舟的话渐渐多了起来。他会在看画时,偶尔评论一两句;会在听音乐时,手指无意识地跟着节奏轻敲扶手;会在海风吹来时,微微眯起眼,流露出片刻的松弛。
他对沈知意的称呼,也不知不觉从疏离的“沈医生”,变成了略显随意的“沈知意”。
而沈知意,则在这场自己主导的“骗局”里,越陷越深。她贪婪地收集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,每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,仿佛这样就能拼凑回那个她爱过的灵魂。她知道自己正在玩火,理性不断发出警告,但情感却像藤蔓,不受控制地缠绕生长。
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商业酒会上。
沈知意原本绝无可能出席这种场合,但陆延舟以“商业应酬是过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或许能刺激记忆”为由,邀请她作为女伴出席。她无法拒绝这个符合治疗逻辑的请求。
酒会觥筹交错,衣香鬓影。陆延舟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宾客之中,沈知意则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,安静地待在角落观察。
然而,危机还是降临了。一个与陆延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老总,带着看似友善的笑容,提到了三年前一个关键的合作项目——那个项目,正是在陆延舟记忆缺失的时间段里谈成的,并且,其中有一个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的、对陆延舟个人而言意义非凡的细节条款。
“陆总,还记得当时我们为了那个‘星空条款’争得面红耳赤吗?最后还是您那位……”对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,话锋似有所指。
陆延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。他显然不记得这个细节,但强大的气场让他没有立刻露出破绽,只是举杯笑了笑,试图含糊过去。
对方却不肯罢休,步步紧逼,言语间暗藏机锋,试图在众人面前坐实陆延舟“记忆不清、不堪重任”的传言。
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