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烈日当空,天气炎热不已,永望村的村民们不顾烈日站在地头上。
老王头舔了舔干得起皮的嘴唇,却越发渴了。
“老天爷不给活路了啊。”老王头头一阵眩晕,跌坐在地里,手碰到地却被烫了下。
附近几个在地里的村民,看着地里发黄的稻子也忍不住跟着悲怆起来。
“连年灾难,干旱又蝗灾,老天爷啊。”一位大娘跪在地里哀嚎起来,却没有一滴眼泪出来。
这世道,竟是连哭都不敢哭了。
地里气氛低压,一直到顾老头带着两个儿子路过地里。
“老顾头,你这是要去哪?”老王头疑惑地看着顾老头父子三人。
顾老头戴着草帽,面色沉重:“我家那老婆子怀着身子,饿不得,这不,到山里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。”
寒暄完,顾老头见天色也不早了,带着顾大郎和顾三郎脚步虚浮地往山里走去。
父子三人一走,地里的村民们就议论纷纷。
“哎,这年头谁还敢有孕,王氏都一把年纪了。”
“谁说不是呢,这年头生下来也养不活,前些年顾老二家的,就是没吃食下奶,孩子都没了,王氏这把年纪生孩子,大人小孩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。”
听着身后的议论声,顾老头带着两个儿子沉默地进了山,这年头,怀了身子也没银钱买落胎药。
“爹,山里哪还有什么吃的,连树皮都被村里人剥了,再进去可是深山,有大虫和饿狼。”顾三郎看着光溜溜的树干皱眉道。
山脚下能吃的都被村民摘走了,山脚下的树皮更是被剥得光溜。
之前不是没人饿得没办法进了深山,可现在山里的大虫也饿着呢,村里好几个人都死在猛兽口下。
顾老头看着草木焦枯的山叹息一声。
“你们娘自从有身孕到现在还没吃过一顿好的,再这样下去,怕是要不好。”
他当然知道山里能吃的都被人摘走了,可顾老头还是想蹭蹭运气。
“这天到底什么时候能下雨啊?再这样下去,可就要拖家带口去逃荒了。”老王头抬头,却被烈日刺得眯眼。
这两年有不少人要逃荒,若不是当今知府雷厉风行赈灾安抚百姓,万安府早已乱象丛生,他们永望村的人也不能安生活到现在。
地里,老王头又是长叹一声,和周围几个相熟的人家一同往村里走去。
这么大的日头,站久了容易中暑,生了病可就只能等死了。
村民们垂头丧气回了村,突然,一声痛嚎传到众人耳中。
“这是?”
“听动静好像是村尾顾家。”
“不对,方家动静也不小?怎么回事?”众人互相猜测着,往顾家和方家走去。
顾家和方家相邻,一群人走到村尾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哀嚎声。
此刻顾家乱得很。
“大嫂,娘不会有什么事吧?”顾二郎媳妇陈氏哭哭啼啼地望着卧房的方向。
吴氏舀了一盆热水,怜悯又愧疚地看着陈氏:“娘都生了几个了,能有什么事。”
端着热水进屋,见老王氏不停痛嚎,吴氏担忧地皱了下眉。
稳婆沉着声:“憋着劲,别浪费力气。”
现在谁家中都没什么粮食,一直这么嚎,一会儿就没力气生孩子了。
老王氏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,可这次却觉得痛得不行。
按说她都生了几胎了,生产该顺当些,可这孩子怀了九个月安稳得很,老王氏是下地又做饭,这孩子愣是好好待在她肚子里,没办法只能选择生了。
老头子刚带着儿子出门,县衙的官差到家中通知,远在边关的二儿子阵亡,她一着急就提前发动了。
稳婆探了下老王氏下身,片刻后面露沉重,吴氏心中一个咯噔。
虽说老王氏在这年头怀了一个抢口粮的,顾家上下都不欢迎,但吴氏也不想老王氏就这么去了。
老王氏发觉情况不对,惨白着脸问:“老大媳妇,你爹和老大他们回来了没?”
吴氏摇头,见老王氏面色不对,吴氏连忙说道:“娘别担心,山里离咱们村有点脚力,回来要些时辰的。”
就在这时,二房陈氏红肿着眼进来:“娘,吃点东西,一会儿才有力气生。”
顾三郎媳妇杨氏接过陈氏手中的碗,见碗里的东西清汤寡水,只有几根根茎沉在碗底。
“二嫂,娘都要生了,怎么也得煮点吃的,只有野草根怎么行?”杨氏面色不是很好。
陈氏嘴唇翕动:“家中没吃的了。”
杨氏不再说什么,眼底闪过一丝担忧,她也不是故意为难陈氏,只是一时着急,说的话像是在问责。
稳婆也知道顾二郎阵亡的事,怜悯地看了一眼陈氏,连忙道:“快喂你们娘吃点东西,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没吃的,没办法的事。”
现在不少人都在吃树皮,有野草根吃都是不错了。
杨氏端着碗来到老王氏跟前,“娘,我喂你。”
喝了点野草根汤,老王氏有了点力气,刚要说话,下身却剧烈地痛了起来。
稳婆看着床上的血,面色一凛。
赤光贯彻天空。
身穿道袍的男人猛地睁开眼,望着一望无际的霞光,突然大笑出声。
“天不亡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