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会稍纵即逝!我猛地从口袋里摸出一枚随身携带的硬币,用尽力气,将硬币的边缘狠狠刮向F7按钮的表面!
“滋啦——!”刺耳的刮擦声被淹没在警报的尖啸中。
按钮表面的塑料涂层被硬币刮开了一道口子!在下面,在“7”这个数字的底层,赫然露出了另一行蚀刻在塑料基座上的、更小的数字:
1984
1984!它就藏在按钮下面!像被刻意掩盖的伤疤!
这个发现带来的冲击力几乎让我窒息。就在这时,疯狂闪烁的灯光骤然停止,刺耳的警报也瞬间消失。电梯门“哐当”一声关闭,显示屏稳定地跳回“F8”,仿佛刚才那几秒钟的疯狂从未发生。电梯继续平稳上升,前往下一个目标B1。
我靠在冰冷的轿厢壁上,大口喘着粗气,手心全是冷汗,紧紧攥着那枚硬币,硬币边缘还残留着一点刮下的、带着微弱荧光的蓝色塑料碎屑。心脏在胸腔里狂跳,不是因为警报,而是因为那个被刮开的、触目惊心的数字。
1984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年份。它是这个循环地狱的基石,是模仿的源头,是……密码的关键?
5
荧光蓝的痕迹如同某种恶性的孢子,在这封闭的空间里悄然扩散。不仅饮水机的水,现在连休息室水龙头流出的细细水流,也带着那抹令人心悸的淡蓝幽光。我不得不开始严格限制饮水,喉咙干得发痛。墙上的时钟依旧是11:58,但每次午夜那来自电梯井深处的指甲刮挠金属的嗡鸣声响起时,它表面的红色数字都会发生极其短暂的、信号干扰般的扭曲,1984年的日期片段如同垂死者的呓语,一闪而逝。
手册附录页的路线变更更加混乱无序:C2、A9、F1(今日)。昨天是D4、B3、G1。毫无逻辑,像被一只无形的手随意抓取的碎片。
今天的测试路线是F1组(B3→F15→B1)。当电梯在B3层平稳接上我,开始上升时,一种莫名的不安就攫住了我。轿厢内异常安静,只有电机低沉的嗡鸣。楼层显示屏规律跳动:B3…1…2…3…4…5…6…7…8…9…10…11…12…13…14…
“叮。” F15到了。
电梯门平滑地滑开。
门外,不是预想中F15层那正在装修的景象。
一片昏暗。熟悉的混凝土立柱,粗大的通风管道裸露在头顶,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和灰尘气味——这分明是B3地下停车场!我刚刚离开的地方!
我猛地回头看向电梯内部的显示屏:F15!鲜红的数字不容置疑。
空间错位!电梯声称到达了F15,开门却回到了出发的B3!一股冰冷的眩晕感瞬间攫住了我。规则3!我几乎是凭借着最后的本能,抬起手腕,将磁卡记录仪对准敞开的、外面是B3景象的电梯门。
“咔哒。” “开门状态:正常” 被记录下来。
就在记录完成的瞬间,手腕上的磁卡记录仪屏幕猛地一亮!一行新的数据条目竟然自动生成了!日期赫然是——次日(Day 14)!条目内容是:A7组:G1 → F15 → B3 完成。那正是我昨天执行过的路线!
未来日期的数据……被提前填写了?它……预知了我的行动?还是说,我所谓的“明天”,在系统看来,不过是早已设定好的、可以随意调取的“过去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