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力之下,林宇反而更加坚定了。他白天在苏瑶的律所当助理,晚上整理受害者资料。有天深夜加班时,苏瑶突然问他:"后悔吗?如果当初没站出来..."
"后悔没早点站出来。"林宇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受害者的照片,"你知道吗?我妈现在每天晚上都睡不好,一有动静就惊醒。但她说,比起那些被逼得家破人亡的人,我们算幸运的了。"
随着调查深入,危险也在逼近。某个周五下班后,林宇发现有人跟踪他的出租车。他故意让司机绕路,趁机拍下了那辆黑色轿车的车牌。照片发给张队后,确认是某担保公司老板的车,而这家公司与"老K"有密切往来。
关键突破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。有次林宇陪母亲回老家收拾东西,在旧相册里发现了一张照片——年轻的刘麻子站在一个男人旁边,那人戴着金丝眼镜,胸前别着某银行的工牌。林宇立刻把照片扫描发给了苏瑶。
"就是他!"苏瑶在电话里激动地说,"经侦科确认了,这是二十年前的合影,旁边那个人现在是商业银行的副行长!"
最后的收网行动像一部警匪片。在掌握了确凿证据后,警方同时对"老K"的办公室、住宅和三个地下钱庄展开了突袭。电视新闻里,那个总是梳着一丝不苟背头的银行高管,戴着手铐的样子格外刺目。
三个月后的表彰会上,林宇作为主要证人接受了市政府的见义勇为奖。台下掌声雷动,他在人群中寻找着苏瑶的身影。会后,两人站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,初夏的风吹散了连日来的疲惫。
"接下来呢?"苏瑶望着远处的晚霞。
林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录取通知书:"被法学院录取了,专攻金融犯罪方向。"
苏瑶惊讶地接过通知书,突然笑了:"看来我要有个师弟了。"
"不止是师弟。"林宇鼓起勇气,"如果可以的话,我还想成为..."
他的话没能说完,因为苏瑶的手机响了。接完电话,她的表情变得严肃:"又发现一个新的地下钱庄,受害者里有未成年人。"
林宇点点头,默契地跟着她快步走向停车场。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交织在一起。前方的路或许依然充满荆棘,但此刻他们都知道——这一次,不会再孤军奋战了。
地下钱庄的案件比想象中更加复杂。林宇和苏瑶赶到城中村的一间出租屋时,眼前的场景让两人倒吸一口冷气——十几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蜷缩在角落里,最小的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。墙上贴满了借贷广告,地上散落着注射器和空酒瓶。
"他们用毒品控制借款人。"负责此案的陈警官低声解释,"先放贷,等还不上就提供'特殊渠道'赚钱。"
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突然扑过来抓住苏瑶的手:"姐姐救我!他们说我不还钱就要把我卖到国外去!"她露出的手腕上布满针眼和淤青。林宇注意到她校服上的校徽,竟然是市重点中学的学生。
回程的车上,两人都沉默不语。直到苏瑶突然猛打方向盘,车子急刹在路边。"不对,"她的手指紧紧攥着方向盘,"这些孩子的资料太干净了。重点中学的学生怎么会接触到这种贷款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