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沈教授。"陈默与她握手,触感干燥而温暖,"感谢你抽时间。"
"坐。"沈雨晴指向办公桌对面的椅子,自己则重新落座,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。她的指甲修剪得短而整齐,没有涂任何颜色。"我已经看过你传过来的案件资料了。"
陈默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:"这是最新的现场照片和尸检报告,今天早上发现的第二具尸体。"
沈雨晴接过文件夹,动作精准得像手术医生接过器械。她翻开文件,目光快速扫过照片和文字,睫毛在镜片后微微颤动。陈默注意到她阅读时嘴唇会不自觉地轻微蠕动,像是在无声地复述关键信息。
"两个字母间隔三天。"不到两分钟,沈雨晴就合上了文件夹,"如果这是字母序列,下一个受害者很可能在三天后出现。"
陈默微微前倾身体:"你也这么认为?但我们甚至不知道他要拼什么单词。
屏幕上,林小曼和张丽的尸体被摆成截然不同却都极具象征意义的姿势。陈默盯着照片,突然意识到沈雨晴的观察角度是他未曾注意到的。
"第一个被害人林小曼是画家,第二个张丽是作家,都是文艺工作者。"陈默说。
沈雨晴放大照片细节:"不仅如此,两人左手小指都戴着银戒指,款式相似。"她指向屏幕,"这可能是个关键点。"
陈默的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。他掏出来看了一眼,是技术科发来的消息。"有意思,"他抬起头,"技术科在两名死者的社交媒体上发现了相同匿名留言——'你还记得十五年前的忏悔吗?'"
沈雨晴的钢笔在记事本上顿了一下,墨水晕开一个小点。她迅速翻到新的一页,写下"15年前"和"忏悔"两个词,然后画了个圈把它们连起来。
"凶手可能是为十五年前的某件事复仇,"她语速略微加快,"而这两个字母可能是某个单词的开头,也可能是缩写。"
陈默扫了一眼她的笔记,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:"ETA...可以理解为'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',但更可能是希腊字母ΗΤΑ,或者..."
"或者人名的一部分。"沈雨晴接话,钢笔在纸上快速移动,列出几种可能性,"比如Ethan、Etta。不过我认为更有可能是某个单词的片段。"她转动钢笔,金属笔身在灯光下闪烁,"凶手有艺术倾向,可能是受过专业训练却不得志的人。他视杀戮为创作,每个被害人都是他作品的一部分。"
陈默的手机又响了。这次是小李:"陈队,技术科确认两枚戒指是同一家银饰店定制的,内圈刻有日期——都是2008年6月15日。"
"十五年前..."陈默与沈雨晴交换了一个眼神,"查一下2008年6月15日发生了什么,特别是与艺术院校有关的事件。"
挂断电话,陈默站起身,在狭小的办公室里踱了半步就不得不停下:"沈教授,我希望你能加入专案组。凶手的心理画像对我们至关重要。"
沈雨晴摘下眼镜,揉了揉鼻梁。没了镜片的遮挡,她的眼睛显得格外大而黑,像是两潭深不见底的水。"凶手有完美主义倾向,作案后会反复回忆细节获取快感。"她重新戴上眼镜,"字母和姿势是他留给我们的'线索',他在玩一个游戏。"
"游戏?"陈默的声音冷了下来。
"对他来说是的。"沈雨晴迎上陈默的目光,"但对我们来说,这是阻止下一个死亡的倒计时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