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坦然迎上他的目光:"殿下若有疑虑,不妨考较明月一二。"
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转身:"进来吧。"
静思斋内堆满了竹简和文书,几个文吏正在埋头整理。萧景珩带我们来到一张巨大的地图前:"北境传来急报,蛮族各部异动频繁,我需要有人协助整理这些情报,找出其中的关联。"
我走近地图,仔细观察。这是一幅精细的北疆地形图,上面标注了各部族的分布和动向。凭借现代地理知识和历史经验,我很快发现了一些规律。
"殿下请看,"我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标记,"蛮族各部看似杂乱无章的调动,实则暗含兵法。他们正在形成合围之势,目标很可能是..."我的手指落在一座城池上,"雁门关。"
萧景珩眼中精光一闪:"何以见得?"
我侃侃而谈:"其一,各部调动路线呈扇形分布,最终交汇点正是雁门关;其二,近期蛮族劫掠的村庄都在雁门关后方,这是在清除后顾之忧;其三..."我指着地图上一处不起眼的标记,"斥候报告这里有大量车辙痕迹,蛮族不善造车,必是为攻城器械做准备。"
殿内一片寂静。父亲惊讶地看着我,仿佛不认识自己的女儿。萧景珩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,眉头紧锁。
"姜小姐高见。"良久,萧景珩缓缓开口,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,"这与我的判断不谋而合。但朝中诸公却认为蛮族只是在例行骚扰。"
我心中一凛。原著中提过,蛮族将在三年后大举入侵,而朝廷却因摄政王的压制未能及时防备,导致边关失守。看来危机已经开始酝酿。
"殿下,"我郑重道,"蛮族野心勃勃,不可不防。建议立即加强雁门关守备,同时派人深入草原,探查虚实。"
萧景珩深深看了我一眼:"姜小姐不仅文采斐然,对军务也如此精通,实在令人意外。"
我知道他在怀疑我的突然转变,便坦然道:"殿下过奖。明月不过是平日爱读兵书,又常听父亲谈论军务,略知皮毛罢了。"
父亲也连忙帮腔:"小女自幼聪慧,只是性子顽劣,近来才收了心。"
萧景珩不置可否,转而谈起正事:"我会将此事密奏父皇。但摄政王把持朝政,恐怕..."他没有说下去,但我们都明白他的担忧。
"殿下,"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,"何不双管齐下?明面上按兵不动,暗地里调派精锐以演练为名靠近边境?"
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:"好一个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姜小姐果然机敏。"
就这样,我们三人商议良久,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。离开时,萧景珩突然叫住我:"姜小姐,明日可否再来?还有许多文书需要整理。"
我心中一喜,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:"明月荣幸之至。"
回府路上,父亲一直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:"明月,你何时学了这些?"
我早有准备:"父亲忘了?您书房里的兵书战策,女儿偷偷读过不少。"
父亲将信将疑,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:"你长大了。为父很欣慰。"
我知道,第一步已经成功——我不仅避免了被流放的命运,还获得了接近权力中心的机会。而七皇子萧景珩,将成为我计划中最重要的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