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寒门子
“好雨知时节,润物细无声。”
我叫毛寒,在家中排行第四,所以村里人也叫我毛四儿,小四。
我上头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。
至于为什么给我取这寒字,我阿娘解释的很直白。
“你就是大寒那天出生的啊,你大姐毛雨就是雨水前后生的,就叫毛雨了嘛。”类似的,我二哥叫毛谷,三哥叫毛秋,就是这么随意。
从我记事开始,我阿爹就没下过床,他有咳疾好多年了。干不了重活,家里没钱这病只能拖着,到现在这病也不能痊愈,人就只能在床上耗着。
听阿爹说过,我们家祖上就是农户,曾祖那辈家里有五十亩良田,也算是当地富庶之辈。到我祖父这儿,因祖父恃赌,败了不少家产,原有的五十亩良田最后也被败得只剩十亩。
祖父膝下有两儿一女。待到阿爹与大伯分家时,也才分到五亩地,和一些零散家具。
阿爹阿娘刚成婚时,日子还算过得去,阿爹虽说身子弱些,但那时年轻有力,地里的活还能干得动。我阿娘也是个勤快人,娘家那边就是种桑养蚕的,她嫁过来时带着能织布的一双巧手,嫁过来之后靠着手艺贴补家用。
没生孩子前,两人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,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大姐,没多久阿娘又怀上我二哥。不过这次生产就没生我大姐那么顺利,二哥胎大,阿娘难产了。
阿爹请了邻村的稳婆来,那稳婆接生经验丰富,最是懂得怎样让产妇顺利生产。可偏偏我二哥胎大还胎位不正,稳婆忙活了好几个时辰,就是生不出来,眼看着这血是越流越多,她也慌了,就怕这一尸两命瘫在自己手上,还坏了她名声,诓我阿爹给了她二两银子之后,才支支吾吾和阿爹说自己也没法子,还是快请郎中来为好。
我二哥这一出生几乎就花光家里所有的钱,我阿娘也因为耽搁太久落下来病根,生产完半年都只能在家静养。田里的活儿都由阿爹承担,就这也难以养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。
2 雪夜惊魂
那年深秋,村里的采药人老刘在山上挖到了极品灵芝,卖了不少钱。一时间村里的人都疯了似的往山里跑,也想像老刘一样碰运气挖到名贵药材。
阿爹也是这样想的,地里的农活已经干完,离开春还有好几个月,家里还有三口人等着吃饭,家里这点粮食也撑不了多久,不如上山搏一搏运气,没准真能挖到呢。
于是阿爹和村里几个壮年商量一番后决定一起上山,临走前阿娘特意烙了几块白面饼给他当干粮带上。几人都没有挖药材的经验,选的这山少有人来,几人对山地路情不识,药材也不识几个,就这样贸然上山,结局就是几人上山三天了也没挖到什么值钱玩意儿。
天越来越冷,深秋夜里的霜将几人御寒的衣裳打湿,穿在身上又冷又重,带上山的干粮也吃得差不多了,这时队伍里已经有了分歧。众人提议当晚就下山,而我阿爹执意要再坚持几日,商讨无果,几人便先下山,阿爹独自在山上寻药。
那晚下起了初雪,也是那几年下得最大的一场雪,俗话说瑞雪兆丰年,邻居阿婆笑着说明年一定种啥成啥,只有阿娘在担心山里挖药的丈夫,一起上山的男人初雪次日午后就回到村里了,而他还不见人影,真是让人心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