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。如果张威在项目财务上做了手脚,那这就是他的另一个把柄。
告别老陈后,我又开始想办法联系小李。但这并不容易,小李离职后似乎离开了这个城市,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失效了。
就在我一筹莫展时,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。
12
那天,我正在整理公司的旧档案,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那家曾经和张威合作过项目的供应商。我记得很清楚,这家公司的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,但张威坚持要和他们合作。
我悄悄记下了这家公司的信息,晚上回家后开始调查。通过工商登记信息,我发现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竟然是张威的姐夫!
这就是为什么张威要坚持和这家公司合作,即使报价高出市场价那么多。他们在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资金。
我感到心脏怦怦直跳。这是确凿的证据,证明张威涉嫌利益输送。但问题是如何获取更具体的证据,比如合同、付款记录等。
我思考了很久,最后决定冒险一试。我注册了一个新的邮箱,以审计公司的名义给那家供应商发了一封邮件,声称正在进行一项行业调查,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些合作案例的信息。
令我意外的是,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回复。对方不仅提供了公司简介,还附上了一份案例清单,其中就包括和张威公司合作的那个项目!
更令人惊喜的是,附件里还有一份合同的扫描件,虽然关键数字被打码,但仍然能看到合同金额远高于市场价,而且付款条件异常优惠。
这还不够,我需要更直接的证据。
就在这时,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。接起来后,对方沉默了几秒钟,然后是一个熟悉的声音:“是王默吗?”
我愣住了:“小李?”
“是我。”小李的声音很低,“老陈告诉我你在打听张威的事。我有些东西,你可能感兴趣。”
13
我们约在第二天晚上见面,地点是一个偏僻的公园。
见到小李时,我几乎认不出他了。三年前那个精神抖擞的年轻人,现在看起来憔悴了许多,眼里有着和我相似的沧桑。
“听说你也被张威坑了?”小李直截了当地问。
我点点头:“比那更糟。他设计陷害我性骚扰,把我赶出公司。”
小李震惊地看着我:“这个混蛋!我就知道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”
他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:“这是我离职前偷偷备份的一些资料。包括那个项目的全部账目记录,能清楚地看到资金是如何通过那家供应商流走的。还有一些内部邮件,证明张威明知价格虚高仍然批准了合同。”
我接过U盘,感觉它有千钧重:“你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?”
小李苦笑:“我也怕啊。离职时他们警告过我,如果把这些东西泄露出去,会让我吃不了兜着走。这三年来,我一直守着这个秘密,直到老陈告诉我你也在调查张威。”
他看着我,眼神坚定:“我相信你不是他们说的那种人。当年的事,我就觉得蹊跷。苏小雅和张威的关系,公司里早有风言风语,只是没人敢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