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,男人就像剧本,得演遍每一种。
后来,我的情史就被扒得底朝天。
而我,是真的演遍了每一种。
1
我是个为镜头而生的女演员。
出道前,我不逛夜店、不搞暧昧、坚持控制饮食、反复打磨台词、钻研表演技巧。
出道后,我专注拍戏、拒绝炒作、远离绯闻,注销社交账号,和男演员保持安全距离,为每个角色做足“生活观察”,守住演员的本分。
我是圈内制片人普遍看好的新人,但因为曝光度低,在网上没多少存在感。
可一次拍摄时,导演却说我演得太僵硬,没有烟火气,不够鲜活。
编剧也说,没经历过感情的人,怎么能把失恋的痛感演到位呢?
于是,为了体会角色的悲欢离合,我开始频繁地和男人交往。
我把谈恋爱当成实景排练,把男友当成对手戏演员,把他们不同的脾气当成角色设定的差异,把他们突如其来的举动当成导演临时加的戏。
有次对方突然抱我,我愣了半秒,回过神后却没法拆解刚才那一刻的情绪。
于是我对他说:“不好意思,麻烦再来一次。”
他愣住:“啊?”
“想做就直接做,别问什么再来一次。”
他张开手臂又抱了过来。
我很不喜欢他这副拘谨的样子,提醒他:“注意情绪。”
2
入行第十四年,我和另外三位女演员一起角逐亚洲最具分量的影后奖项。
这次提名让我彻底出圈。
网友把我的成长轨迹、社交圈子都扒了个干净,却没找到半点黑料。
这些年,我不仅对自己要求严苛,还要求家人也得像我一样谨言慎行,绝不肯留下任何破绽。
只不过,之前为了还人情,我参加过一档访谈节目。
虽然那只是档小成本节目,我还是认真准备,录制前查阅大量资料,向行业前辈请教经验。
最后在节目里,我能流畅聊起文艺片、商业片、古装剧、现代剧这几种题材。
当时中场休息,相熟的主持人夸我懂行,我知道她刚遭遇感情背叛,就开玩笑安慰她:“男人就像剧本,得演遍每一种。”
“别只试一场就卡壳,明白吗?”
那是我人生里唯一一次放松,随口说的玩笑话。
没想到多年后我提名影后时,这句话竟成了我唯一的争议点。
网友疯狂扒我的感情经历,越扒越发现,我交往过的人形形色色——有沪圈里低调神秘的富商子弟,有现在已经入狱的帮派头目,有早已隐退的老戏骨影帝,还有海峡对岸的风流企业家。
男人就像剧本,从甜宠到虐恋,从都市到江湖,我是真的演遍了每一种。
3
入行第一年,因为导演狠狠批评我演不好感情戏,我有了初恋。
就是那个抱我时没把控好情绪的男人。
他从大学就开始追求我,是所有追求者里最执着的一个。
一开始,我觉得他身上有值得我借鉴的特质,可后来发现他偷录我私下聊天的内容,还发到了一个隐秘的群里。
和他在一起一个多月后,我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字的感情角色分析报告,然后跟他提了分手。
他不同意,可我从不在乎他同不同意,我说分手,就是真的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