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还抽空去了趟街对面的林爷爷家。
林爷爷的缂丝工作室更冷了,老人坐在织机前,手搭在上面,却一动不动。那台曾经创造出无数精美作品的织机,落了一层薄薄的灰。
陈默把初步修复好的杯垫给林爷爷看。虽然还没完全恢复,但那撕裂的口子已经基本对接上了,兰花的形态又重新连贯起来。
林爷爷戴着老花镜,捧着那块小木板,看了好久好久,手指颤抖着摸着那细密的经纬,眼圈有点红。
“小默啊……你这手艺……比我这老家伙强多了……”老人声音沙哑,“可惜了……这手艺,没人认喽……”
“林爷爷,”陈默声音很稳,“有人认。一直有人认。只是有些 noise(噪音)太大了,把好东西的声音盖住了。”
他顿了顿,看着老人的眼睛:“等噪音没了,您就能听见了。”
林爷爷似懂非懂地看着他,最终只是又叹了口气。
大赛报名搞得很火热——至少在张鹏的直播间里看起来很火。真报名的没几个正经手艺人,大多是些想蹭流量的网红,或者做些不伦不类“创新设计”的学生。做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:印着青龙白虎的塑料潮鞋、用LED灯镶边的“赛博朋克”风筝、甚至还有个拿火锅底料雕花的……
张鹏在直播里把这些玩意儿夸得天上有地下无,直言这才是“国潮的未来”,嘲讽那些老师傅的东西“老土”、“没流量”、“迟早进博物馆”。
决赛的日子很快就到了。
非遗街中心广场果然搭起了一个挺像样的舞台,灯光音响俱全,还拉了条大红横幅——“第一届国潮新生代大赛决赛暨非遗街改造项目启动仪式”。几个网红评委嘻嘻哈哈地坐在评委席上,交头接耳。
台下围了不少人,有街坊,有游客,更多的是张鹏带来的粉丝,举着灯牌,嗷嗷叫唤,搞得跟明星演唱会似的。
张鹏人模狗样地穿了身西装,打着领带,拿着话筒在台上激情澎湃:“家人们!今天!就是见证新时代国潮诞生的时刻!我们将共同开启非遗街的新篇章!”
热闹非凡。
陈默的杂货铺里,依旧安静。
他慢条斯理地泡了杯茶,看着外面广场上晃眼的灯光和人头攒动。
他桌上,放着两个东西。
一个是用软布精心包裹好的锦盒,里面是刘叔昨天亲自送来的那个“鸡缸杯”。刘叔送来的时候,千叮万嘱,手都在抖,恨不得给那杯子买个全险再塞陈默怀里。
另一个,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银色U盘,里面装着能让张鹏彻底玩完的东西。
陈默喝了口茶,看了眼时间。
差不多了。
他拿起那个锦盒,掂了掂。
然后又拿起那个U盘,揣进兜里。
最后,他看了一眼桌上那盏台灯下,已经修复得八九不离十、光华内蕴的缂丝杯垫。
他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有点发白的普通T恤。
推开店门,外面喧闹的音浪瞬间涌了进来。
他眯了下眼,适应了一下外面强烈的光线。
然后,抱着那个锦盒,一步一步,不紧不慢地朝着那个喧嚣炫目的舞台走去。
舞台上,张鹏正对着一个用废齿轮和LED灯拼成的“赛博貔貅”唾沫横飞:“看看!这就是创新!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!充满了力量感和未来感!这才是年轻人该追的国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