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继续前行,经过湛蓝如玉的湖泊(“错”),翻越积雪的隘口(“垭口”),穿过广阔的无人区。风景愈发壮丽,也愈发苍凉。他们遇到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信徒,一步一叩首,眼神坚定而平和;也遇到和他们一样孤独的骑行者,彼此交换一个眼神,一句“扎西德勒”,便是所有的问候和鼓励。
李维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皲裂,胡子拉碴,但眼神却越来越亮。他不再频繁查看手机,不再焦虑进度。他开始享受这种简单的节奏:骑行、吃饭、扎营、照顾铁腿、和星空对话。铁腿的腿伤早已痊愈,它在高原上奔跑、追逐地鼠、在冰凉的河水里打滚,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,仿佛这里才是它真正的故乡。
在一个小镇休整时,李维给铁腿买了一个小小的、刻着六字真言的铜铃铛,系在它的项圈上。清脆的铃声伴随着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,成了旅途中最动人的伴奏。
“听着,”李维对铁腿说,指着远方地平线上隐约可见的连绵雪峰,“就快到了。拉萨就在山那边。”
铁腿摇着尾巴,铃铛叮当作响,仿佛在回应他。
(第二章完)
第三章:迷失与馈赠(约2000字】
距离拉萨越近,路况反而变得复杂起来。传统的柏油路时常被施工或地质灾害打断,导航有时也会在广袤的高原上失灵。李维根据一份几年前的老旧攻略和沿途打听,决定抄一条据说能节省两天路程的近道——一条蜿蜒深入羌塘草原边缘的土路。
起初,风景绝美。无边无际的草甸像绿色的海洋,野花遍地,成群的藏野驴和藏原羚在远处悠闲地吃草,雪山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清晰。铁腿兴奋地在草地上奔跑打滚,铃铛声撒下一路欢快。
但好景不长。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,狂风骤起,冰冷的雨水夹杂着冰雹狠狠砸下。土路迅速变得泥泞不堪,自行车轮很快糊满泥浆,寸步难行。李维推着车,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沼中挣扎,体力急速消耗。更糟糕的是,他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。指南针在强磁场区域受到干扰,四周的地貌在雨幕中变得模糊而雷同,所有的参照物都消失了。
恐惧再次袭来,比遇到狼群那次更甚。因为这一次,威胁是无声且弥漫性的:寒冷、饥饿、迷失方向。他试图用手机求救,但毫无信号。卫星电话在最初的装备清单里,却因为觉得累赘和昂贵而最终没有购买。后悔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他的心。
他们在一条即将干涸的溪流边找到一块略微凸起的岩石勉强扎营。帐篷在狂风中剧烈摇晃,仿佛下一秒就要被连根拔起。李维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裹上,依然冷得牙齿打颤。他把铁腿紧紧抱在怀里,依靠彼此微弱的体温取暖。食物和燃料都不多了,必须极度节省。
“对不起,铁腿……”李维的声音在风雨声中微弱得几乎听不见,“我太自以为是了……可能要把你害死在这里了。”
铁腿没有叫,只是用力地往他怀里钻了钻,发出安慰般的细微呜咽。
那一夜格外漫长。风雨稍歇时,李维似乎听到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狼嚎,让他毛骨悚然。铁腿立刻警觉地竖起耳朵,喉咙里发出低吼,守护着它的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