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她要证明自己对家里的付出,证明自己的地位比我高,而爸妈也通过这件事情默认了。
那一刻,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。
他们似乎开始觉得,妹妹在外赚得多,就有资格在家里说一不二,而我,不过是个“在家的女儿”。
想到这里,我忍不住在心里苦笑:原来,有些东西,真的不是靠默默付出就能换来的。
饭桌上的气氛依旧热络,妹妹被夸得眉开眼笑,而我只是低头扒饭,假装什么都没听见。
心里不断的告诉自己,她可能是无心的,毕竟我相信我的妹妹不是这样的人。
3 相亲之困
在之后的日子里,那件事的确仿像是生活中的小插曲,也没有人再提及,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。
年后妹妹出去工作的时候,我依旧如之前一样送她去车站,看着她走远,心里还是会难过。
她也会突然回头,笑看着我挥手告别,就如同过去十几年一样。
可直到后来我才明白,原来早在我们感情还没出现裂缝的时候,就已经出现了端倪。
之后的几年里,随着年龄的增长,看到我一直待在家里,偶尔也会有人指指点点。
可亲戚们却坐不住了,看我不结婚又不出去工作,每次见面都免不了一顿说教,仿佛我犯了什么大错。
我不厌其烦却也无可奈何,明明我也才二十六岁,怎么就非得嫁人不可了?
可能是亲戚经常的询问,也可能是村子里和我同龄没结婚的女孩子越来越少,爸妈也开始想着给我安排相亲。
第一次相亲是在亲戚家的饭馆里。
妈妈提前半小时就拉着我到了,还反复叮嘱:“见到人要笑,别老皱着眉。”
我正端盯着天花板发呆,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。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,头发梳得油亮,手里还拎着个公文包。他坐下后,第一句话不是问候,而是问:“听说你现在还没有工作,这样正好。”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刚想解释,他又接着说:“我妈说了,最好明年就能结婚,后年生个孩子。”
语气理所应当的好像我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夫妻。
我忍不住笑了一下,但那笑意冷得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。
妈妈在旁边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角,示意我别得罪人。
相亲的一个小时里,他谈的不是兴趣、不是生活,而是房子、彩礼和孩子的户口。
我突然觉得,这不是在找伴侣,而是在谈一桩生意。
回到家,妈妈迫不及待地问:“怎么样?人家条件不错吧?”
我敷衍的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,每次被安排去就像是做任务一样。
看着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,爸妈也不想在逼我,而是让我再考虑考虑。
我没有告诉他们的是,我依旧没有想要结婚的打算。
好像大部分女人出生开始就被规划了未来,毕业后结婚生子,要么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,要么白天上班,晚上回去照顾一大家子。
日复一日,周而复始。
就像我的妈妈,这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都没有出过省,又有多少人是这样,一辈子被困在一个地方。
4 深圳冷夜
在一个深夜,我想了很久,我还是想掌握自己的人生,而不是随波逐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