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遗忘的回声
林夏的指尖抚过地方志泛黄的书页,尘埃在午后的阳光中起舞。她喜欢图书馆里这一刻的宁静,仿佛时间也被夹在书页间,变得缓慢而厚重。作为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员,这是她最享受的时光——当读者散去,只留下她和这些沉默的见证者。
一张照片从《城南旧事录》中滑落。黑白影像上,一口雕刻精美的石井立在斑驳的墙边,井沿花纹繁复得令人惊叹。林夏翻过照片,背面有一行娟秀小字:“小心你的愿望”。
她微微一怔。那口井的位置,若根据照片背景中那棵歪脖子树和半截牌坊判断,应该在现在的清河坊一带。可那里早已是商业区,高楼林立,找不到一丝旧时痕迹。
窗外响起雷声,雨点开始敲打玻璃。林夏将照片收进衣袋,完成剩余工作。下班时,雨已滂沱。
她撑开伞,走入潮湿的黄昏。城市的霓虹在水洼中破碎又重组,行人匆匆,无人为彼此停留。回到公寓,林夏脱下外套,微波炉热了简单的晚餐,坐在窗前独自吃完。手机安静了一整天,除了运营商的一条优惠短信。
唯一未读消息来自妹妹林秋:“这周六我生日,几个朋友要给我庆生,你也来吧?地址发你。”
礼貌而疏远的邀请。林夏回复“好的”,加上一个笑脸表情,却知道那天自己很可能再次“临时有事”。不是不愿见妹妹,只是每次相见,都感觉两人间隔着越来越宽的河流。父母早逝后,她半工半读将林秋带大,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,不知何时起变得客气而陌生。
雨又大起来,敲打着窗棂。林夏从抽屉深处取出一个木盒,里面躺着母亲唯一的遗物:一枚简单的银戒指。她还记得母亲说过,这是在老家井边许愿后得到的祝福。多年过去,戒指已微微发黑,那份被许诺的祝福却从未降临。
第二天整理捐赠旧书时,林夏又想起那张照片。她正出神,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:
“这书,能修吗?”
一位银发老妇递来一本破旧不堪的笔记,封皮模糊不清。林夏接过检查:“我试试。您需要登记——”
抬头时,老妇已不见踪影。林夏皱眉,翻开笔记,内页多是模糊不清的字迹,唯有一句清晰可辨:“当心你真正渴望的”。
下班后,鬼使神差地,林夏走向清河坊。高楼大厦间夹杂着几片待拆迁的老区,她凭着照片记忆穿梭在巷弄中。雨后的旧街弥漫着潮湿的青苔气息和淡淡的忧伤。
在一个拐角,她差点撞上一个正在调整相机的男人。
“看着点路,”男人头也不抬,声音里带着不耐烦。
林夏瞥见他相机屏幕上的画面:一片断壁残垣中,野花从砖缝中探出头,倔强而脆弱。与他粗犷的外表不同,拍摄视角意外地细腻。
“抱歉,”她低声说,快步离开。
找了近一小时,就在林夏准备放弃时,在一个死胡同尽头,她看到了那口井。
与照片上一模一样。石砌井身爬满青苔,雕花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,井口幽深,仿佛能吞噬所有光线。周遭安静得出奇,城市的喧嚣仿佛被无形屏障隔开。
林夏走近井边,指尖触到冰凉的石头。她想起母亲的故事,想起那句警告,想起自己的孤独。多少个夜晚,她渴望有人真正理解自己,不是表面客套,而是心灵相通的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