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新同事的默契
第二天一早,教务苏晓棠抱着排课表来找她,眼眶红红的,像是刚哭过。“砚秋,顾校让你明天上午加一节一对一,初三学生陈昊,20小时课时,家长叫张桂兰。”苏晓棠把排课表放在桌上,压低声音说,“不过顾校说‘走内部流程能给家长打九折’,让家长把18000块学费转到他个人微信上,你上课的时候记得跟家长核对孩子的薄弱点,别出岔子。”
“又转私账?”林砚秋皱紧眉头,“上次那个初二学生的8小时课时费,我催了顾明哲三次,他至今没结,现在又来?”
苏晓棠叹了口气,拉过椅子坐下:“我也劝过他,说总部最近在查各分校的财务,让他别这么干。可他说‘总部那边我有人,查不到这儿来’,还说……还说你们讲师的课时费‘晚几天结又不会死’。”
林砚秋的心沉了下去,眼前的小粉笔面板立刻提示:【检测到异常财务行为:分校负责人要求家长私账转账,疑似截留学费。触发支线任务:记录该笔交易信息(家长联系方式、转账金额、聊天记录),奖励:证据存证空间×1(可永久保存电子证据,支持时间戳)】
她悄悄把手机拿出来,让苏晓棠把张桂兰的联系方式和课程信息念了一遍,一一记在备忘录里。苏晓棠走后,她按照系统提示点开“证据存证空间”,发现里面可以上传图片、录音、聊天记录,甚至能自动识别文件中的关键信息——比如转账记录里的金额和收款方。她赶紧翻出之前和顾明哲催课时费的聊天记录,从去年10月的“下周结”,到今年3月的“总部财务系统升级”,一条条截图上传,系统很快提示“已保存12条催款证据,可生成证据清单”。
“系统,顾明哲这么做,总部真的查不到吗?”林砚秋小声问。
【根据历史数据检索,启智教育总部每季度会核查分校公账收入与招生规模的匹配度,当前XX分校公账收入仅为招生规模的60%,总部已启动初步调查,预计1-2个月内会有进一步动作~】
林砚秋松了口气,刚想整理课时记录本,微信就响了,是陆昭衍发来的:“综合课的备课思路我又改了一下,你看看这样是不是更顺?”后面跟着一个文档链接。她点开一看,文档里不仅标了知识点衔接处的注意事项,还特意用不同颜色标注了“数学重点”和“物理重点”,甚至连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都列了出来。
她忍不住回了句“你也太细心了吧”,陆昭衍很快回复:“应该的,毕竟是两个人的课,不能让你一个人费心。对了,你要是有没结的课时费,最好多留个心眼,我昨天听苏晓棠说,之前有个讲师离职,顾校拖了半年才给结工资。”
看到这句话,林砚秋心里一暖——原来他早就注意到顾明哲的问题,还特意提醒她。她把顾明哲让家长转私账的事跟陆昭衍说了,没想到他立刻回复:“我知道了,我这边要是有类似情况,也会记录下来,多个人多份证据。”
第三天上午,张桂兰带着儿子陈昊来上课。陈昊是个瘦高的男孩,低着头,手里攥着数学卷子,分数栏的“62”格外刺眼。“林老师,麻烦你多费心了,”张桂兰递过来一瓶矿泉水,“我听朋友说你教得好,才特意来的。顾校长说转私账能打折,我昨天已经把钱转给他了,你看这课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