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!” 林建国的脸色沉了下来,伸手把林晓的手推开,“祭品都收拾好了,二叔还在老家等着呢,哪能说不去就不去?” 他说着,又把林晓拿出来的艾草捆塞回箱子里,红绳在晨光下晃得人眼晕。
赵秀兰站在一旁,看着父女俩剑拔弩张的样子,轻轻叹了口气,走过来拉了拉林晓的胳膊:“晓晓,别跟你爸吵了,我们都跟你二叔说好了,要是不去,多让人家失望啊。再说,我们都带了藿香正气水,不会有事的。” 她一边说,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盒药,晃了晃。
林晓看着母亲手里那盒小小的藿香正气水,又看了看父亲坚决的眼神,心里又急又委屈。她知道父母重情义,可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啊。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,走到沙发边坐下,拍了拍身边的位置:“爸,妈,你们先坐下来,咱们好好聊聊,行吗?”
林建国皱了皱眉,犹豫了一下,还是拉着赵秀兰坐了下来。客厅里的空调凉风习习,可三人之间的气氛却依旧紧绷。
“爸,我知道您重视祭祖,也知道您不想打破老规矩。” 林晓看着父亲的眼睛,语气放软了不少,“可您有没有想过,要是您和我妈在祭祖的路上中暑了,或者在乡下出了什么事,先人们看到了,难道会开心吗?他们肯定更希望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啊。”
林建国的嘴唇动了动,想说什么,却被林晓打断了:“我不是不让你们去祭祖,我只是觉得,没必要非得赶在今天这个高温天去。咱们可以等过两天,气象台说明天之后温度会降一点,到时候咱们再去,既能好好祭拜先人,也能保证你们的安全,这不两全其美吗?”
“等两天?” 林建国哼了一声,“端午祭祖,讲究的就是当天去,过了端午再去,还有什么意义?你爷爷当年要是像你这么想,早就把祭祖的规矩丢了。” 他说着,眼神里多了几分失望,“我还以为你长大了,能懂这些道理,没想到你还是这么不懂事。”
林晓的眼眶瞬间红了,她咬着唇,强忍着眼泪:“我不是不懂事,我只是担心你们。爸,您去年冬天才因为高血压住过院,医生说您不能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待着;妈有风湿,一热就容易关节疼,你们怎么就不为自己想想呢?”
赵秀兰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眶,心里也不好受。她伸手握住林晓的手,掌心的温度带着一丝汗湿的黏腻:“晓晓,妈知道你心疼我们,可祭祖这事儿,对我们来说不一样。你小时候,每次端午,你爷爷都会带着我们去乡下,一路上给你讲你太爷爷的故事,那时候你多开心啊。现在你爷爷不在了,我们要是再不坚持,这规矩就真的断了。”
林晓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祭祖的场景,心里一阵酸涩。那时候的端午没有这么热,爷爷会牵着她的手,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路边的稻田绿油油的,风里带着稻花香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极端高温天气下,一切都变得危险起来。
“妈,我记得小时候的事,也记得爷爷对祭祖的重视。” 林晓的声音带着哽咽,“可爷爷也常说,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’,要是身体垮了,还怎么传承规矩啊?咱们可以换个方式,不一定非得冒着危险去乡下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