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拾光》时光,岁月匆匆……若何。
若禾(20多岁,女):失意的编剧,对生活感到迷惘,正在寻找创作灵感。
老王(60多岁,男):即将拆迁的“拾光”书店的店主,沉默寡言。
小女孩(8-10岁,女):活泼可爱,书店的小顾客(可由若禾童年时期“扮演”)。
场景:
1.若禾的公寓–凌乱,夜晚。
2.拆迁区街道–白天,萧瑟。
3.“拾光”书店内–白天,拥挤。
4.书店门口/街道–傍晚。
(开场)
场景一:若禾的公寓–夜
【若禾的公寓凌乱不堪。电脑屏幕亮着,显示着“未命名文档”。若禾揉着太阳穴,打了个哈欠。】
若禾(自语,疲惫地):灵感,你到底躲在哪里?(叹气)再写不出来,这个月房租都要成问题了。
【她拿起手机,刷着招聘信息。无意间,她看到一条本地新闻推送:“城市最后一片书街即将拆迁,承载几代人记忆的‘拾光’书店月底告别。”配图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,门口堆满了书。】
若禾(若有所思):拾光……好像有点印象。
【她关掉电脑,决定出去走走。】
场景二:拆迁区街道–日
【街道两旁,许多店铺已经搬空,墙上写着大大的“拆”字。行人稀少,显得有些萧瑟。若禾戴着口罩,走着……停在“拾光”书店门口。】
【书店门开着,里面透出温暖的光,与外面的萧瑟形成对比。门口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:“最后清仓,每本5元,遇见即是缘分。”】
若禾(走了进去):
场景三:“拾光”书店内–日
【书店内部空间不大,书架顶天立地,塞满了各种书。淡淡的墨香……】
【老王戴着老花镜,正在整理一摞书,动作缓慢、专注。他抬起头,看了若禾一眼,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。】
【若禾四处打量,手指轻轻拂过书架上的书脊。《安徒生童话》、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、《唐诗宋词选》……一本本书都带着故事。】
【她发现一本封面磨损严重的《小王子》,翻开扉页,里面夹着一张书签,上面用稚嫩的笔迹画着一个小小的狐狸和一颗星星。】
若禾(轻声自语):好可爱的画。
【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,跑过来,手里拿着一本绘本。】
小女孩(清脆地):王爷爷,我又来啦!今天我要借这本《西游记》!
老王(严肃的脸上露出笑):慢点跑,别撞着。看完要记得还哦。
小女孩(点头):嗯!王爷爷再见!(蹦蹦跳跳,跑了出去)
【若禾看着小女孩的背影,若有所思。她走到老王身边。】
若禾:老板,这家店……开了很久了吧?
老王(放下手中的书,叹了口气):快四十年了。从我年轻时,开到我头发白了。(指了指窗外)这条街,要拆了。
若禾:真可惜……这里的书,都有感情了。
老王(看了若禾一眼):每本书都有它的故事,每个来这儿的人,也都有自己的故事。小姑娘,看你愁眉苦脸的,遇到什么烦心事了?
若禾(苦笑一下):我是个编剧,但是……写不出东西了,感觉自己被困住了。
老王(拿起若禾刚才放下的《小王子》):这本书,年轻时我也爱看。记得里面说,‘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,虽然,只有少数的人记得。’有时候,灵感就像躲起来的小孩,你得用心去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