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听到什么?看到什么?录下来了吗?”陈浩的问题很实际,却像针一样扎人。
林薇语塞。那些声音和影像来得突然去得也快,她怎么可能来得及录?“没有……但是……”
“你看,没有证据。”陈浩的语气软了下来,带着安抚的意味,“薇薇,听我的,你就是太累了。新环境不适应,加上找工作不顺心,容易产生错觉。周末我过去陪你,带你去吃顿好的,散散心,怎么样?”
他根本不信。林薇感到一阵无力和失望。她甚至开始怀疑,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说,一切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?
“也许吧……”她不想再争辩,含糊地应了几句,挂了电话。
放下手机,房间里巨大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再次将她吞没。无人可信,无人可诉。
第二天下午,林薇倒垃圾时,正好碰到邻居老张在院子里修剪一棵半死不活的石榴树。老张约莫六十多岁,头发花白,身材干瘦,总是穿着一件旧中山装,眼神有些浑浊,看人时带着点审视的味道。
“张叔。”林薇打了个招呼。
老张停下剪刀,看了看她,点点头:“嗯。住得还习惯?”
林薇犹豫了一下,鼓起勇气试探道:“房子是挺老的……晚上睡觉总觉得能听到一些声音,吱吱呀呀的,这房子……以前没出过什么事吧?”
老张的动作顿住了,他转过头,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盯着林薇,看了好几秒,看得她心里发毛。
“老房子嘛,有点声音正常。”他慢悠悠地说,声音沙哑,“木头热胀冷缩,老鼠啃东西,风吹的,都这样。”
他顿了顿,拿起剪刀继续修剪树枝,状似无意地补充了一句:“不过……这房子是空了有好几年了。上一任房主,好像是个老太太,也没住多久就搬走了,说是……嫌冷清。”
他的语气平淡,但林薇捕捉到了一丝闪烁其词的味道。尤其是那句“嫌冷清”,听起来更像是个借口。
“那再之前呢?”林薇追问。
“再之前?”老张眯起眼,似乎在回忆,“那就久了……好像是一家人?记不清了,年头太久了。人老了,记性不好。”
他明显不愿再多说,低下头专心致志地修剪起来,摆出了送客的姿态。
第五章:蛛丝马迹
老张的态度反而加深了林薇的疑虑。她回到屋里,心怦怦直跳。嫌冷清?这理由太空泛了。一定还有别的原因。
她决定自己调查。
网络是第一个选择。她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老房子的地址,加上“事故”、“案件”、“新闻”等关键词。跳出来的结果大多是无关的房产信息或社区旧闻。翻了好几页,一无所获。
她想起老城区的图书馆可能保存着过去的旧报纸。或许那里会有线索。
次日上午,她去了图书馆。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听明来意后,将她带到了存放微缩胶卷的区域。对着机器,她开始一页页翻阅十几年前本地报纸的社会新闻版。
时间久远,新闻琐碎,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。眼睛看得酸涩,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,一则豆腐块大小的短讯吸引了她的注意。
日期是十五年前。
【本市简讯】昨日,长平路XX号住户一女子于家中意外身亡,据警方初步调查,排除他杀可能,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