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黑伞下的心动:藏在细节里的温柔
陆风第一次去晚风工作室,是周三下午。
苏晚正在改一张民宿的设计稿,画的是老巷里的阁楼,窗户边留着一个小小的读书角,桌上摆着一本翻开的书——是她小时候外婆给她读的《小王子》。
“陆总来做什么?”苏晚把设计稿往怀里拢了拢,像护着什么宝贝,心里警铃大作。她听说过陆风的手段,多少公司被他“投资”后,最后都成了他商业版图里的一颗棋子。
“考察投资项目。”陆风走进来,目光扫过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——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设计类书籍,还有几本儿童绘本(是上次改母婴店稿子时买的);玻璃罐里装着老顶针、碎瓷片、还有从老巷捡来的银杏叶;角落里的旧缝纫机上,搭着一块蓝白格子的布料,是苏晚上次给小林改裙子剩下的。
“你的工作室,很特别。”他在苏晚对面的椅子上坐下,目光落在缝纫机上,“我奶奶以前也有一台这样的缝纫机。”
苏晚没接话,低头继续改稿,笔尖在纸上划过,却有点心不在焉。她能感觉到陆风的目光落在她的稿纸上,那目光没有之前的冷意,反而带着点好奇。
“这个读书角,为什么要留在这里?”陆风忽然开口,指着设计稿上的阁楼,“占空间,又不能增加民宿的营收。”
“因为住在这里的人,可能也想在晚上看看星星,读本书。”苏晚抬头,迎上他的目光,“不是所有东西,都要算营收的。”
陆风看着她的眼睛,浅杏色的,像老巷里的阳光,亮得有点晃眼。他忽然想起父亲生前说的话:“做生意不是只有算计,有时候‘不划算’的坚持,才是最珍贵的。”
接下来的半个月,陆风成了工作室的常客。
他从不提“改方案”,也不催“出效益”,只是在苏晚改稿到深夜时,默默从楼下的便利店买热牛奶上来;在难缠的客户拍着桌子说“必须把读书角删掉”时,挡在苏晚前面说“这个设计我觉得很好,成本我来补”;在苏晚对着电脑皱眉时,轻声说“阁楼的窗户可以改小一点,既能留读书角,又不影响空间利用率”。
苏晚的心,像被温水慢慢泡软。
她发现陆风其实不冷——他会蹲下来帮她捡掉在地上的画笔,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手时,会悄悄往后缩;他会记得她“不喜欢苦瓜”,上次工作室聚餐,特意让餐厅把苦瓜换成了青菜;他会在看到流浪猫时,让小陈去买猫粮,还蹲在地上喂猫,嘴角会不自觉地往上扬。
周五深夜,暴雨突至。
上海的秋天,暴雨总是来得又急又猛,砸在窗户上噼啪作响。苏晚收拾好设计稿,刚走到门口,就看见陆风站在走廊里,手里拿着一把黑伞。
“雨太大,我送你回去。”他把伞递给苏晚,伞柄缠着浅棕色的防滑胶带,摸起来很舒服,“我刚才看你摸伞柄时总皱眉头,就缠了点胶带,不硌手。”
苏晚接过伞,指尖碰到他的手,有点凉。“谢谢。”她小声说,转身冲进雨里。雨水打在脸上,有点凉,心里却暖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