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
我感觉她的眼光好像由万千星光组成,将我眩晕其中。我开始有意识的向她靠近,打听她的名字,她的爱好,她的一切。从操场回来的那几天,总忍不住在人群里扫来扫去。食堂排队时盯着穿同款运动裤的背影看,教学楼走廊里听见相似的笑声会下意识回头,连路过操场都特意绕到那天她消失的弯道处,好像能再撞见一次似的。
实在按捺不住,拉着同桌去小卖部买汽水时,状似随意地提了句:“那天跑道上捡跳绳的女生,你有印象吗?扎高马尾的。”
同桌吸着可乐挑眉:“哪个?操场天天那么多人。”
“就……穿白短袖,浅蓝色运动裤,脚踝好像有串细链子。”我搜肠刮肚地回忆细节,说完又觉得太刻意,赶紧补充,“就觉得她跑步姿势挺特别的。”
同桌嚼着糖想了半天,忽然拍大腿:“哦!你说的是不是高一(三)班的?我上次在艺术楼门口见过,跟她们班文艺委员一起拿画板呢。”
心脏猛地跳了一下,嘴上却装作漫不经心:“高一(三)班?不确定,可能吧。”
第二天借着问数学题的由头,跑到高一(三)班门口晃悠。刚好有个女生出来接水,我瞅着她校服上的班徽,硬着头皮拦住:“同学,问一下,你们班有没有……扎高马尾,脚踝戴链子的女生啊?”
女生愣了愣,随即笑了:“你说苏苓啊?她刚去操场练跳绳了,说是要参加秋季运动会呢。”
苏苓。
这两个字在舌尖打了个转,悄悄记在心里。我连忙道谢,转身往操场跑,阳光落在身上,比那天的热风还要暖。原来打听一个人的名字,像拆开一封藏了很久的信,拆开的瞬间,连风都带着甜。
4
放学铃刚响过,教学楼的走廊就涌成了人潮。我抱着一摞刚发的练习册,被挤得只能顺着人流往前挪,肩膀时不时撞到旁边的人。正低头盯着脚下的台阶,忽然听见前面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,像风铃被风撞响的调子。
脚步下意识顿了顿。
就在斜前方的楼梯转角,她正背对着我站着,手里拎着个帆布包,拉链没拉严,露出里面半截跳绳的彩色手柄。还是高马尾,发尾随着转头的动作轻轻扫过肩头,侧脸的轮廓在走廊窗户透进来的光里,显得格外柔和。她在跟旁边的女生说着什么,嘴角弯着,眼睛眯成了月牙,正是我在操场见过的那个笑。
“苏苓,你等等我!”旁边的女生拽了拽她的胳膊。
苏苓?
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,怀里的练习册差点没抱稳。她转过身来的瞬间,目光刚好和我对上——这次看得很清楚,她眼里的光比操场那天更亮,带着点刚放学的松弛,还有一丝对陌生视线的讶异。
“不好意思,”我慌忙低下头,往旁边躲了躲,怕撞到她,“借过。”
“没事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像羽毛擦过耳边。
等我抱着练习册挤出人群,回头再看时,她已经和同伴下了楼梯,帆布包在身后轻轻晃着,马尾辫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,一直延伸到楼下的花坛边。手里的练习册封皮有点硌手,可刚才那瞬间的对视,却像颗糖在心里慢慢化开来,连走廊里嘈杂的人声,都变得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