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个乞丐长什么样?”陆慎行追问。
“我记不清了,”陈老三挠着头,努力回忆,“当时天很黑,他戴着一顶破草帽,遮住了脸,声音沙哑,听不出来多大年纪。他说这匕首是祖上传下来的,急着用钱才卖的。”
线索再次中断,陆慎行失望之余,却又觉得事情更加蹊跷。一个神秘的乞丐,一把杀人凶器,这背后似乎藏着更深的秘密。他决定从陈老三口中的乞丐入手,派人在虹口区的大街小巷排查,寻找符合描述的乞丐。
就在排查工作毫无进展时,陆慎行接到了一个报案电话,说在闸北区的一个废弃工厂里发现了一具乞丐的尸体。他立刻带人赶过去,废弃工厂内杂草丛生,弥漫着铁锈和腐烂的气味。尸体被藏在一个破旧的锅炉里,早已冰冷僵硬,脸上布满了伤痕,无法辨认容貌。
“探长,你看这个!”小林从尸体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,正是一枚和周明轩案发现场一模一样的银质徽章,只是这枚徽章上的和平鸽翅膀有一道明显的裂痕。
陆慎行的心脏猛地一沉,两个案件,两枚相似的徽章,这绝不是巧合。他让法医对乞丐的尸体进行尸检,结果显示,乞丐死于三天前,死因是头部遭到钝器重击,而死亡时间恰好是周明轩遇害后的第二天。
“凶手为什么要杀这个乞丐?”小林疑惑地问。
“要么,乞丐知道凶手的身份,被杀人灭口;要么,凶手是在故意引导我们,让我们跟着他的节奏走。”陆慎行的眼神变得锐利,“不管是哪种可能,这个银质徽章都是关键。我们必须查清楚徽章的主人是谁。”
他将两枚徽章放在一起仔细对比,发现除了翅膀上的裂痕,徽章背面还刻着一个微小的“林”字。“林?难道徽章的主人姓林?”陆慎行立刻让人查阅户籍档案,寻找与“林”姓相关,且可能拥有这种徽章的人。
档案堆如山积,手下们不眠不休地查阅了两天,终于有了线索。民国十年,沪上有一个名为“和平会”的民间组织,旨在呼吁停止战乱,倡导和平,组织成员每人都佩戴一枚刻有和平鸽的银质徽章,而这个组织的创始人,名叫林楚生。
“林楚生?”陆慎行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,仔细回想,才记起父亲生前的日记里提到过这个人。父亲曾是沪上的一名老警察,日记里记录了许多当年的案件,其中就有关于“和平会”的记载。据说“和平会”因为反对当时的军阀统治,遭到打压,成立不到一年就解散了,林楚生也从此销声匿迹,有人说他死了,也有人说他离开了上海。
陆慎行立刻回家翻阅父亲的日记,在日记的最后几页,他找到了关于林楚生的详细记录。日记里写着,“和平会”解散后,林楚生遭到军阀的追杀,被父亲所救,藏匿在租界的一个小阁楼里。后来,林楚生为了躲避风头,带着家人离开了上海,前往北平。
“北平?”陆慎行心中一动,难道林楚生又回到上海了?或者,这两枚徽章与他的后人有关?
他决定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,派人前往北平,调查林楚生的下落。与此同时,他开始重新梳理周明轩和乞丐的案件,试图找到更多关联。周明轩做棉纱生意,而当年“和平会”的主要资金来源,正是一些爱国实业家的捐赠,其中会不会有周明轩的父辈?而那个乞丐,会不会是当年“和平会”的成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