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默沉默良久,目光再次落在那套十二生辰墨上。父亲的遗愿、年轻人的死亡、失踪的墨锭、赵荣生的可疑关注...这些碎片似乎正在慢慢拼凑,却仍缺少关键环节。
周教授离开后,林默决定行动。他锁好店门,挂上“暂歇业”的牌子,从后院推出一辆老式自行车。
城西的古玩市场平日冷清,只有零星几个摊位开着。林默找到市场管理员——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,正坐在办公室里听着收音机打盹。
“周日的摊主名单能让我看看吗?”林默递上一包好烟。
管理员睁开眼,接过烟,态度立刻热情起来:“林老板啊,怎么有空过来?找什么 particular 东西吗?”
“打听个人,周日摆摊的,瘦高个,戴毛线帽。”林默描述着卖给他“碧云”墨的摊主特征。
管理员翻出登记本查看:“周日来了十几个临时摊主,你说这个...有没有更多特征?”
林默努力回忆:“他主要卖文房用品,摊位在东南角那个位置。”
管理员手指顺着名单滑下:“啊,可能是这个——登记名字是李强,身份证显示是邻省的。电话号码在这里。”他指给林默看。
林默记下号码,道谢后离开。他在市场外用公共电话拨通那个号码,铃响许久无人接听。再次尝试,结果相同。
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林默心中升起。
接下来的半天,林默每隔一小时就拨一次那个号码,始终无人接听。傍晚时分,他决定去号码归属地查询处走一趟——那是老城区仅存的一家还能提供此类服务的小店。
查询结果令人惊讶:该号码的注册地址竟然是城南的一处废弃工厂。
林默站在查询处门口,看着纸上的地址,眉头紧锁。显然,有人故意用了假信息。这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测:“碧云”墨的出现绝非偶然。
回店途中,林默特意绕道经过荣宝斋。赵荣生的店比墨痕斋大得多,装修气派,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式高档文房用品和古董。此时店门已关,橱窗暗着。
林默正要离开,忽然注意到店旁小巷里有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是那天来卖墨的年轻女人,正和一个男人低声交谈。男人背对着街道,但林默认出那件呢大衣和文明棍——赵荣生。
女人接过一个信封,迅速塞进手提包,匆匆离开。赵荣生站在原地左右张望,林默急忙闪身躲到街角。
等赵荣生回到店内,林默陷入沉思。那女人不是说是为孩子的学费来卖父亲遗物的吗?为何会与赵荣生私下见面?
第二天一早,林默再次来到周教授家,将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。
周教授听完后,沉吟良久:“你的怀疑不无道理。赵荣生可能早就知道那套墨的价值,二十年前就想得到它。”他顿了顿,“甚至可能为此采取了极端手段。”
“但为什么现在又把‘碧云’拿出来卖给我?”林默不解。
“也许是为了试探。”周教授分析道,“看看你是否还在追查那件事。或者...”他忽然停住,眼中闪过一丝明悟,“或者是为了引出什么。”
“引出什么?”
“当年那套墨不翼而飞,但也许有什么证据留存下来。”周教授缓缓道,“赵荣生可能担心那些证据某天会出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