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哲远站在最后,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和不舍,但眼底深处的轻松和得意,却怎么也藏不住。
我“痴痴傻傻”地被他们送上了车。
车门关上的瞬间,我脸上所有迷茫和胆怯的神情,尽数褪去,只剩下冰冷的平静。
开车的“医生”回头,对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“苏小姐,我是秦少将的副官,奉命接您前往‘灯塔’实验室。”
“灯塔”,第九处设在城市地下的最高保密等级实验室。前世我只在传闻中听过,没想到,今生我竟能以合作者的身份,踏入其中。
救护车在城市里七拐八绕,最终驶入一个废弃的防空洞。经过三道虹膜和声纹识别的厚重合金门,一个充满未来科技感的世界,在我面前豁然展开。
这里和我之前所在的大学实验室,简直是两个次元。
超高精度的分子对撞机、量子计算分析仪、生物信息动态模拟舱……每一台设备,都是我梦寐以求的科研利器。
秦彻早已等候在此。
他换下了一身休闲装,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,肩上的将星熠熠生辉。整个人如一柄出鞘的利剑,锋芒毕露。
“欢迎来到‘灯塔’,苏冉同志。”他的声音依旧沉稳。
“从现在开始,这里的一切资源,都将向你开放。我只有一个要求。”
“什么?”
“把你脑子里的东西,变成现实。”秦彻的目光灼灼,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天才的尊重。
我点了点头:“我不会让你失望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我开始了我的“双面间谍”生活。
在“灯塔”实验室,我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精密仪器。
我推翻了自己之前将近一半的初步构想,因为在这里,我有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实验条件。
“神经元定向编程”的核心,是通过特定的生物电波,对大脑神经元进行“编码”,从而实现对记忆、乃至技能的定向植入或消除。
前世,我只走到了“消除”这一步,就被顾家扼杀了。
而这一世,我要完成“植入”这更伟大的一步。
我废寝忘食,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。无数的数据流在我脑中汇聚、碰撞、重组。秦彻给我配备了国内最顶尖的科研团队作为我的助手,但他们常常连我的思路都跟不上,只能在我清晰的指令下,做一些辅助性的数据整理和实验操作。
秦彻几乎每天都会来实验室看我。
他从不多言,只是静静地站在观察室外,看着我穿着白大褂,在无数精密的仪器间穿梭,眼神专注而疯狂。
有时候,他会给我带来一杯热牛奶,或者一份简单的夜宵。
“注意身体。”这是他最常说的话。
我能感觉到,他看我的眼神,在悄然发生变化。从最初的审视和评估,到后来的欣赏,再到如今,夹杂了一丝我看不懂的复杂情绪。
而在顾家那边,我也在完美地扮演着我的“病人”角色。
每隔一周,顾家人会来“探望”我。
我会被提前从“灯塔”接回到那个伪装成高级疗养院的秘密据点。
每一次,我都表现得比上一次更加“痴傻”。
有时候,顾哲远会假意考校我一些最基础的学术问题,我都会用茫然的眼神和傻笑来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