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道东西不在这个家?或者,藏在一个我绝对想不到的地方?
一晚,沈静在浴室洗澡。我坐书房,目光漫无目的扫视书架。忽然,定格在那盆仙人掌上。
就是那盆我曾刻下微小「C」记号,却被她轻易识破的仙人掌。
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:最危险的地方,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沈静会不会把东西,就藏在书房,藏在我眼皮底下?
我起身重新审视这个熟悉的空间。书桌、书架、椅子……最后,目光落在墙角那个仿古的沉重落地钟上。
这是沈静去年买的,说是有格调。钟摆缓慢摇动,发出沉闷「滴答」声。我走过去试探性抚摸钟体。钟座实木,结实。试着推了推,纹丝不动。
蹲下身细看钟座底部。在靠近墙角的阴影里,发现一小块不易察觉、颜色略浅的木头,像是可活动的暗格!
心跳骤加速。小心用指甲抠住边缘,轻轻一扳。暗格弹开!里面是浅槽,放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厚笔记本!
我迅速取出笔记本藏进怀里,将暗格恢复原状。整个过程,手不受控地颤抖。
回到书桌前,深吸一口气,打开油布包裹。
里面不是影集,而是一本日记。扉页上,是沈静娟秀熟悉的笔迹:
「阿远康复记录。愿我的爱,能带你走出迷雾。——静,2023 年春」
康复记录?我疑惑地翻开第一页。
里面内容,却让我如坠冰窟。
这根本不是简单康复记录!这是一本详尽观察日记!沈静用冷静到冷酷的笔调,记录我每一天的言行、情绪波动,甚至偶尔流露出的对某些食物或物品的偏好。
「4 月 5 日:阿远今晚再提『周铭』。情绪激动,伴轻微头痛。给药后安抚入睡。需加强对其接触信息的管控。」
「4 月 12 日:发现阿远在书房旧照片上做记号。认知混乱迹象再现。考虑再咨询医生,调整治疗方案。」
「4 月 18 日:阿远与同事李波接触后情绪低落。李波方面已沟通,其表示配合。社交圈需进一步净化。」
「4 月 25 日:阿远私下接触报社记者林某。行为已超可控范围。启动备用方案,必要时进行『环境强化』。」
一页页翻过,我浑身冰冷,冷汗浸透衬衫。我一直以为的「爱」与「照顾」,原是一场如此精密、持久的监控与改造!「环境强化」?什么意思?听起来就不寒而栗!
翻到最后几页。最近记录,笔迹有些匆忙:
「5 月 10 日:阿远开始怀疑药物作用。需寻更自然替代品。牛奶和果酱或可作为载体。」
「5 月 15 日:他在调查校史仓库。必须尽快处理掉那些不该存在的东西。『清洁』工作需提前。」
「5 月 20 日(今天):他似乎发现了钟座下的秘密。比预期更快。最终阶段,或许不得不提前了……」
最终阶段?!她想干什么?!
就在这时,浴室水声停了。沈静快出来了!
我慌忙将日记按原样包好,蹑手蹑脚冲到落地钟前,想把它放回暗格。
然而,蹲下身时,却发现——暗格竟打不开了!无论怎么用力,都严丝合缝,仿佛从未存在!
冷汗瞬间布满额头。难道……沈静早知我会发现?这日记,是她故意让我看到的?是个陷阱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