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月后的周三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。我照常来到教室,却发现林殊脸色苍白,讲课时常需要扶着讲台。
下课后,我鼓起勇气走上前:“你还好吗?看起来不太舒服。”
“只是有点感冒,没关系。”她勉强笑了笑,整理着手中的材料。
“你等着,我去给你买点药。”我不由分说地冲出了教室,在校园外的药店买了感冒药和一杯热茶。
回来时,教室里只剩下她一人,正伏在讲台上休息。我把药和热茶递给她,她惊讶地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。
“谢谢你...对了,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。”
“陈途。”我轻声回答,这是十年来我第一次在这个校园里告诉别人我的名字。
随着天气转冷,我们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。有时我会带一杯热茶给她,她则会推荐我一些书籍。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周三的见面,不仅仅是为了听课,更是为了见到她。
十一月底,我照常来到教室,却发现讲台上站着的是一位陌生的助教。下课后我急忙询问,才知道林殊得了重感冒,请假在宿舍休息。
一种莫名的冲动让我做了十年来最大胆的决定——我要去看她。从其他学生那里问到了教师宿舍的位置后,我买了水果和粥,站在了她宿舍楼下
当她接到我的电话,惊讶地下楼见到我时,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。
“你怎么来了?”
“听说你病了,来看看你。”我举起手中的袋子,“还带了点吃的。”
她引我上楼,宿舍整洁简单,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文学书籍。我注意到窗台上放着几盆薄荷草,给房间增添了一抹生机。
“其实,我早就认识你。”喝了一口我带来的粥后,她突然说。
我愣住了。
“三年前,我在学校图书馆打工,你经常来看书。有一次,你的借书证过期了,我帮你办理了续期。”她微笑着,“那时我就注意到你,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,看得特别认真。后来我成了助教,又在校园里经常看到你徘徊。直到那天在1403教室遇见,我很好奇,为什么你总是独自一人来师大。”
我低下头,第一次向别人坦白了我的故事——高考失利,被迫放弃了文学梦想,接手了家里的小超市,但每年都会来师大,想象另一种可能的人生。
“所以你不是师大的学生?”她问,眼中没有我预想的失望或鄙夷,而是理解。
“对不起,我骗了你。”
“你没有骗我,你只是没有纠正我的误解。”她摇摇头,“你知道吗,陈途大学教育重要,但你对文学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。你不必非要坐在师大的教室里才能追求知识。”
她的话像一束光,照进了我封闭十年的内心。
从那天起,我们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。我仍然每周三去听课,但下课后我们会在校园里散步,讨论刚刚课堂上的内容,也聊彼此的生活。我告诉她经营超市的趣事,她分享做助教的经历。我发现,即使没有师大的光环,我依然可以和她有精神上的共鸣。
寒冬降临,学期接近尾声。我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听课了,因为学期结束后,林殊将完成助教工作,正式毕业离校。
最后一堂课结束时,我心里充满了不舍。学生们陆续离开后,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