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有满意地点点头,挥挥手让我滚回去。
我转身走回工位,背后传来他们的说笑声:李安安娇滴滴地抱怨 “飞机票买晚了”,王大有哄着 “下次给你包私人飞机”,王倩和王一凑在一起讨论 “三亚哪家海鲜店最好吃”。
那些声音像无数根针,扎得我耳朵生疼。
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帮李安安整理财务凭证时,看到的一张奇怪发票:金额五万八,项目却写着 “办公用品”。
当时我没敢多问,可现在,一个模糊的念头在我心里冒出来:这公司,恐怕没那么干净。
第二节 神奇小组
10月1日,晚上9点30
我的出租屋里只有一盏 15 瓦的小台灯亮着,昏黄的光勉强照亮了书桌的一角。
电脑屏幕上是英国代理公司的资料,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像蚂蚁一样爬满屏幕,看得我眼睛发酸。
肚子里空荡荡的,晚上只吃了一包泡面,汤早就凉透了,碗底还沉着几片没泡开的面饼。
窗外传来邻居家的笑声,他们好像在聚餐,糖醋排骨的香味顺着窗户缝飘进来,勾得我肚子直叫。
我拿起手机,想刷会儿朋友圈转移注意力,却突然弹出一个视频通话请求,备注是 “王总”。
我深吸一口气,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三秒,还是接通了。
屏幕里瞬间出现了三亚的海景:深蓝色的海水在夜色里泛着粼粼波光,远处的游艇上挂着彩色的灯串,李安安穿着露背的黑色泳衣,手里举着一杯鸡尾酒,杯口的柠檬片上还沾着水珠。
王大有的身后,王倩和王一正举着啤酒瓶碰杯,背景里有海浪声、音乐声,还有旁人的嬉笑声,热闹得像在开派对。
“张勤,你怎么回事?”
王大有的声音带着酒气,语气却很不耐烦,他指了指屏幕右下角的时间。
“现在才9点30,你怎么不在公司加班?英国那单要是黄了,你担得起责任吗?”
我赶紧把镜头对准电脑屏幕,声音带着刻意装出来的恭敬。
“王总,我在家也能办公,客户资料我都看完了,明天一早就跟他们联系。”
“在家办公?能专心吗?”
李安安突然凑到镜头前,她的脸因为喝酒变得通红,眼神里满是嘲讽。
“张勤,不是我说你,年轻人就得有干劲,总想着偷懒怎么行?老板当初创业的时候,连续一个月住在公司,吃泡面都觉得香,你这点苦都受不了?”
我看着她身上的名牌泳衣,再看看自己身上洗得发白的旧T恤,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我想反驳,想说我每天早上七点到公司,晚上八点才回家。
想说说我拿着最低的工资,干着财务、人事、运营三个人的活,可话到嘴边,却又咽了回去。
我怕丢了工作,怕付不起房租,怕远在老家的父母担心。
“我知道了王总,明天我早点去公司。”
我咬着牙说。
王大有满意地点点头,又叮嘱了几句 “一定要谈成”“不能出岔子”,才挂断了电话。
屏幕暗下去的那一刻,我再也忍不住,把手机摔在桌上,手机壳摔裂了一道缝,像我此刻的心情,支离破碎。
打开VB,想找点安慰,热搜榜上全是 “国庆旅游打卡”“各地景区人山人海” 的词条。有人在大理洱海边看日出,有人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穿汉服,有人在上海迪士尼和玲娜贝儿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