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只是个普通人,不懂法,但我懂爱。」
现在,我不知道是该信法,还是该信爱了。」
视频最后,附上了一张他给我转账 40 万的截图,和我俩昔日甜蜜的合影。
评论区彻底沦陷。
「卧槽,这女的好心机啊!法学硕士了不起?拿专业知识欺负自己男朋友!」
「录音?这是什么顶级捞女操作?谈感情还带录音笔?」
「心疼小哥,一看就是老实人,被高知女拿捏得死死的。」
「这种女人谁敢娶?结个婚跟打官司一样,恐怖如斯!」
陈凯的亲友团,在他的授意下,第一时间冲进评论区,添油加醋地「证实」我的「恶行」。
他那个刚过法考的表妹,更是以「法律人」的身份现身说法,痛斥我「滥用法律知识,毫无道德底线」。
一夜之间,我成了全网口诛笔伐的「心机捞女」。
陈凯这一招,叫「舆论谋杀」。
他试图用公众的唾沫,把我淹死在真相大白之前。
我没有在任何平台与他们争辩。
口水仗,是最低级的玩法。
12.
我花了一个小时,将所有证据整理成一个文件夹。
文件夹命名为:「赠与还是借款?——一份婚前财产协议引发的普法实录」。
证据一:我妈的保险理赔单,和我五年来的工资卡流水,清晰证明 60 万的合法来源。
证据二:我与陈凯的完整聊天记录截图,包括他承认收到 60 万用于买房,以及他对我进行职业贬低、情感 PUA 的所有言论。
证据三:那份漏洞百出的《婚前协议》全文扫描件,我用红色记号笔,将其中每一条违法、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,都标注了出来,并附上了对应的《民法典》、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法条。
证据四:我在鸿门宴上的录音。我没放全文,只剪辑了陈凯和他妈亲口说出「这只是为了让我妈安心」、「这是赠与」的片段。
最后,我打开电脑摄像头,录制了一段五分钟的视频。
视频里,我素面朝天,逻辑清晰,语气平静。
「大家好,我是苏然,热搜里那位『心机法学硕士』。」
「我无意占用公共资源,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,我有义务,也有责任,用我的亲身经历,为大家上一堂关于婚前财产的普法课。」
我没有哭诉,没有谩骂。
我只是将所有证据,一件一件地展示出来,一条一条地进行法律解读。
「陈凯先生说,房本只写他的名字,是为了省利息。但法律上,这叫『借名买房』,风险极高。他从未告知我其中的法律风险,这在法律上,涉嫌隐瞒重要事实。」
「他说,我出资的 60 万是赠与。但这份协议,是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以『家庭聚餐』为名,用亲情绑架的方式,胁迫我签订的。这叫『显失公平的合同』,我可以申请撤销。」
「至于录音,是为了保护自己。当你的未婚夫一家,将一份意图让你净身出户的协议摆在你面前时,相信我,录音,是你最理智的选择。」
视频的最后,我直视镜头。
「我妈教我,要信白纸黑字的合同。今天,我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