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刺猬球球:秋声的放大器
秋天的画笔给森林涂上了最浓烈的色彩,金红橙黄,层层叠叠。风一吹过,树叶便纷纷扬扬地飘落,像无数只疲倦的蝴蝶,铺满了林间小路,踩上去发出“咔嚓咔嚓”清脆悦耳的声响。
小刺猬球球正快活地在落叶堆里打滚,橘黄色的毛线围巾在身后飘动,像一簇跳跃的小火苗。它喜欢听这秋天的声音,沙沙,簌簌,咔嚓!
“唧…唧唧……” 一阵微弱、沙哑,甚至有点走调的蟋蟀鸣叫声,断断续续地从一丛半枯的金黄色狗尾巴草后面传来。那声音干涩、无力,像是被秋风吹得快要熄灭的火星,完全没有往日蟋蟀们嘹亮自信的金石之音。球球好奇地停下玩耍,轻轻拨开草叶。
是老蟋蟀爷爷!他正孤零零地趴在一块光滑的小石头上,努力地摩擦着翅膀。
他那曾经油亮如黑宝石的背甲,如今已有些黯淡,布满岁月的纹路。每一次用力摩擦,他细长的后腿都在微微颤抖,发出的声音却依旧是那样喑哑、破碎,像破旧风箱的喘息。“唧…嘶…唧……” 老蟋蟀爷爷停了下来,沮丧地垂下触须,深深叹了口气,声音里充满了落寞:“唉……老了……翅膀没力气了……声音也传不远了……这秋天的歌,怕是唱不响亮喽……” 他抬头望着满树绚烂的红叶,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遗憾,“没有响亮的歌声,怎么吸引老伴儿回来听我讲今年的故事呢?她该找不到我了……”
球球的心像被一片沉重的落叶压住了。它看看老蟋蟀爷爷颤抖的翅膀,又看看自己背上那些密密的、沉默的尖刺。一个念头突然像流星划过夜空:声音!老蟋蟀爷爷需要更响亮的声音!它的刺能帮忙吗?它想起春天时,小仙子的竖琴声通过橘色毛线弦的传递。可毛线围巾此刻正系在脖子上……等等!声音!振动!球球的小眼睛猛地亮了起来!它不需要毛线,它的刺本身,也许就能……
“蟋蟀爷爷!您别灰心!” 球球的声音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,“再试试!再唱一次!到我身边来唱!”
老蟋蟀爷爷疑惑地抬起头:“到你身边?”
“对!靠近我的背!” 球球说着,立刻转过身,背对着老蟋蟀爷爷,小心翼翼地将身体伏低,尽量让背上的尖刺形成一个微微凹陷的、像小碗一样的弧面。它绷紧了身体,竖起耳朵,全身心地准备着。
老蟋蟀爷爷虽然不解,但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颤巍巍地爬下小石头,挪到球球身边,靠近了那片由无数根尖刺组成的“碗壁”。他深吸一口气,用尽全身残余的力气,再次摩擦起他那对已经不太灵活的翅膀。
“唧……嘶……”
那微弱、干涩、几乎要消散在风里的声音,刚一发出,就触碰到了球球背上那密密麻麻的尖刺!
奇妙的事情发生了!
那些细密、坚硬、排列紧密的尖刺,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!它们像无数根微小的音叉,敏锐地捕捉到了那微弱振动的源头!那原本细小喑哑的“唧嘶”声,在接触到刺尖的刹那,被迅速放大、扩散!仿佛无数根小小的弦被同时拨动,无数个微小的共鸣腔在同时震荡!
“唧——唧——唧—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