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三道门,来到一处金碧辉煌的宫殿,殿宇巍峨,仙气缭绕,朱红的柱子、鎏金的牌匾,处处透着华贵。赵业抬眼,瞅见一位道士,身着素袍,面容清癯,白发垂肩,竟似旧日相识。他又惊又喜,忙上前两步,拱手求道:“道长,我愿做您的弟子,随您修行,求道长收留!” 道士瞥他一眼,淡淡道:“你尘缘未了,时机未到,且归去吧。” 说罢,身影一晃,便没了踪迹,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。红衣人也不多言,领他离了宫殿,往南至一院子,说是要查簿录,了却尘缘因果。
院子里,霞帔紫冠的绛衣人,神色庄重得如同雕塑,让赵业与两个红衣人坐在大厅。不多时,小吏捧着一沓厚重的簿录进来,那簿录足有砖头厚,封面泛着陈旧的黄,透着股历史的厚重感。小吏小心翼翼翻开,先查戊申年的。赵业凑过去看,簿录如世间法律文书一般,首页用工整的小楷记人生辰,接着是姓名、年龄;另起一行,横列六十个干支,人的所有功过,都在每一天下面详细记载,若当日无事,便写“无事”,字里行间,透着说不出的威严。
当看到自己的簿录时,赵业惊得差点叫出声,生辰、姓名,一字不差,过往做过的事,无论大小,全都记在上面,哪怕是儿时偷摘邻居家果子,与同伴打架,也写得明明白白,连他自己都遗忘的细节,地府的簿录里都清晰如昨。红衣人在旁缓缓告知:“每六十年,天下所有人都要登记一次,考评善恶,据此加减寿命,半点都错不得。行善者,增寿添福;作恶者,减寿降灾,因果循环,报应不爽。” 正说着,外头进来个小吏,凑到绛衣人耳边,悄声说了些什么。绛衣人脸色微变,冲赵业道:“你阳寿未尽,且有些机缘,本该送你还阳,可方才查得,你在阳间还有桩因果未了,需走一遭,了却此事,方能安心还阳,否则,恐会再生波折。” 赵业虽满心惶惑,却也无奈,只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