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,母亲又咳嗽起来,赵齐一边帮她捶背,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:"娘,我可能要出一趟远门。"
母亲的身体僵了一下,"去哪?"她的声音突然变得紧张。
"听说山那边有更好的货源,我想去碰碰运气。"赵齐尽量让语气轻松。
母亲沉默良久,昏暗的油灯下,她的侧脸显得格外苍老。"危险吗?"她最终问道,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。
"不危险,就是路远些。"赵齐撒了谎,手心渗出细汗,"很快回来。"
那夜,赵齐辗转难眠。天快亮时,他悄悄起身,摸到枕头下缝着的几块碎银——这是父亲去世前留下的,母亲一直舍不得用。他又看了一眼熟睡中的母亲,最终下定了决心。
赵齐用一半的积蓄买了一匹老马。这马瘦骨嶙峋,棕色的毛发失去了光泽,眼神温顺而疲惫,像是早已认命。马贩子搓着手说:"别看它老,认路,耐力好着哩。"
赵齐又买了十张烙饼和一袭厚实的披风,剩下的钱仔细包好,塞在贴身的衣袋里。每花一文钱,他的心就揪一下——这些都是母亲省吃俭用攒下来的。
"娘,我走了。"赵齐在母亲床前轻声道别,"最多一个月就回来。"他的声音有些发抖。
母亲突然醒来,抓住他的手,力道大得惊人:"齐儿,路上小心。不管发生什么,都要活着回来。"她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泪光。
赵齐点点头,喉头哽咽。他不敢多留,怕自己改变主意。
出城的路熟悉而陌生。平日里赵齐最远只到过城外的十里坡,如今却要走向无人敢涉足的黑风山。晨雾弥漫,前方的山路渐渐模糊,如同他不可知的未来。
老马果然如贩子所说,走得慢但稳。第一天还算顺利,沿着猎人踩出的小径前行,偶尔能遇见几个采药人。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看到赵齐的行装,摇头叹道:"年轻人,黑风山去不得啊!那里面有去无回!"
赵齐谢过老者的好意,继续前行。第二天,小路渐渐消失,只剩下野兽踏出的痕迹。树林越来越密,阳光只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。老马不时停下来啃食路边的野草,赵齐也不催促,一人一马在寂静的山林中缓缓前行。
中午时分,太阳升到正顶,赵齐腹中饥饿。他将马拴在一棵松树上,自己走到不远处的树荫下,从包裹里取出一张烙饼。饼已经硬了,嚼起来费劲,但能填饱肚子。
刚咬下第一口,树上突然窜下一道影子,迅捷如电。赵齐只觉手中一空,烙饼已经不翼而飞。定睛看去,一只猴子蹲在三步开外,正得意地啃着他的饼,黑溜溜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。
"你这泼猴!"赵齐又好气又好笑,摇摇头,又从包裹里拿出一张饼。这次他学乖了,将饼紧紧攥在手里,警惕地打量着四周。
谁知猴子三两口吃完第一张饼,眼睛又盯上了他手中的食物。赵齐刚要咬下,那猴子猛地窜过来,爪子闪电般一捞,又一张饼没了。
"好你个强盗!"赵齐跳起来,猴子却早已灵巧地爬回树上,发出吱吱的叫声,像是在嘲笑他。树梢晃动,赵齐这才发现上面不止一只猴子,而是一群!
接二连三,赵齐每拿出一张饼,总会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猴子抢走。它们配合默契,声东击西,将赵齐耍得团团转。最后一张饼被抢时,赵齐终于忍无可忍,捡起路边的小石子向猴子扔去。猴子敏捷地躲开,还朝他做鬼脸,很快消失在密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