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微第一次在相亲网站点开顾家那条征婚信息时,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租住的老旧居民楼墙面上,墙上是前租客贴歪的海报,边角卷着灰。她刚下班,手里还攥着便利店买的全麦面包,包装袋被手指捏得发皱——这是她今天的晚饭,省下来的钱,要凑给老家生病的奶奶买营养品。
屏幕上的信息和这屋子格格不入。开头就写着“诚寻一位温和女性,与幼子顾明宇组建家庭”,下面跟着一行字:“家境优渥,提供独立居所、每月十万元生活费,另有丰厚彩礼”。林微笑了一声,指尖划到“要求”栏,原以为是要学历、要容貌,没想到只有两条:“家境普通,无复杂的社会关系;真心接纳明宇,愿以耐心相待”。
她顿了顿,往下翻才看到关键信息:“明宇幼时患病,心智停留在孩童阶段,无暴力倾向,身体健康”。紧接着是一张照片。照片里的男生站在爬满蔷薇的拱门下,白衬衫领口松着两颗扣子,阳光落在他侧脸,把睫毛照得透亮。他鼻梁高挺,下颌线干净,笑起来时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,是那种能让路人回头的好看。可那双眼睛,确实像孩子——干净,懵懂,带着点对镜头的无措。
林微盯着照片看了三分钟。面包的麦香混着楼道里飘来的油烟味钻进鼻子,她想起早上老板说“这个月绩效不达标,工资扣两百”,想起母亲在电话里压低声音说“你弟谈了对象,彩礼还差三万”,想起自己二十七岁,银行卡余额从没超过五位数,连件一百块以上的裙子都舍不得买。
她不是没被亲戚介绍过对象。有次见了个开货车的男人,对方张嘴就问“你工资多少?能攒下钱给我还车贷不”;还有个离异带娃的,说“你嫁过来就得帮我带孩子,反正你也没正经工作”。那些时刻,她都觉得自己像菜市场里没人要的菜,被挑挑拣拣,只配论斤称两。
顾家这条件,像根突然递到面前的绳。她知道这绳另一端拴着什么——要照顾一个心智不全的人,要面对外人的指点,要把“爱情”换成“责任”,但是我没有办法了。
她点了“联系对方”,资料填得极其简单:林微,27岁,父母务农,前公司行政(刚离职),性格文静,会做饭,会照顾人。没写一句讨好的话,连照片都是去年拍的身份证照,头发扎得紧紧的,脸素净得像张纸。
第二天中午,手机响了。是个陌生号码,接通后是个温和的女声:“请问是林微小姐吗?我是顾家的助理,张阿姨想约您明天下午在‘清茗轩’见一面,您方便吗?”
林微捏着手机走到窗边,看楼下骑着电动车送餐的骑手,咬了咬唇:“方便。”
她翻遍衣柜,找出唯一一条像样的裙子——大学毕业时室友送的,浅蓝底,有细碎的白花,洗得有些发白,领口还松了根线。她连夜用针线把线缝好,又借了同屋女孩的口红,对着镜子小心翼翼抹了点,擦掉,又抹一点——她怕太艳,也怕太素,像个不知道该怎么站的孩子。
清茗轩在市中心的高档商场里。林微坐了四十分钟公交,到的时候手心全是汗。推门进去,服务员引她到靠窗的位置,那里坐着个穿米白色旗袍的女人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戴了串珍珠项链,看着就像电视剧里的贵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