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景行起身,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—— 他原以为赵灵枢会先与他商议兵权分配,却没想到她直接将典礼之事交给他,既给了他面子,又巧妙地避开了核心权力的讨论。这位长公主,比他想象中更懂制衡之道。他躬身应道:“臣遵旨。” 转身时,指尖在袖中轻叩三下,示意外围私兵按兵不动。
谢景行离开后,赵灵枢走到殿门口,望着漫天飞雪,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的玉佩 —— 这是暗卫统领的信物,她已命暗卫监视谢家与宗室的动向。她知道,谢景行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,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、虎视眈眈的宗室,才是真正的难关。
“殿下,禁军副统领萧彻求见。” 侍卫长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。
“萧彻?” 赵灵枢眼中闪过一丝疑惑。这个名字她有些印象,是去年在西北战场上立下大功的将领,因战功被调入禁军,任副统领之职,据说出身寒门,性子刚直,不与世家往来。—— 暗卫曾提过,萧彻在禁军中人缘极佳,却因不愿依附太后外甥(现任禁军统领)而被排挤,是个可用之人。
“让他进来。”
片刻后,一个身着黑色禁军铠甲的男人走进殿内。萧彻身材高大,肩宽腰窄,铠甲上还沾着雪沫,显然是冒雪赶来。他面容刚毅,剑眉斜飞入鬓,一双黑眸锐利如鹰,见了赵灵枢,便单膝跪地,声音洪亮:“末将萧彻,参见长公主殿下。听闻陛下驾崩,末将已率禁军第三营封锁宫门,严防宵小之辈作乱,特来向殿下复命。”—— 他特意提及 “第三营”,这是禁军唯一不受统领掌控的营队,也是他的嫡系力量,意在表明自己有能力掌控部分兵权。
赵灵枢看着他,目光落在他膝盖下的金砖上。禁军统领是太后的外甥,向来亲近外戚,如今萧彻这个副统领主动前来示好,倒是个意外之喜。她语气缓和了些:“萧副统领办事得力,本宫记下了。如今新帝年幼,皇城安危至关重要。本宫命你暂代禁军统领之职,接管禁军全部防务,若有不从者,可先斩后奏。”—— 她故意省略 “待日后再议” 的缓冲语,既是试探萧彻的胆识,也是逼他彻底与太后势力划清界限。
萧彻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震惊。他不过是个寒门出身的副统领,毫无背景,赵灵枢竟如此信任他,将禁军兵权交到他手中?他迟疑道:“殿下,这…… 禁军统领是太后娘娘的人,末将骤然接管,恐会引起太后不满。”
“太后那边,本宫自会处置。” 赵灵枢语气坚定,上前一步,亲手扶起他,“你只需记住,你手中的兵权,是为了守护大靖,守护新帝,更是为了守护本宫。日后,本宫不会亏待你。” 她的指尖刻意触碰萧彻的手腕,传递出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 —— 这是帝王御下的常用手段,既拉近距离,又暗藏威慑。
萧彻心中一震,看着赵灵枢清冷却坚定的眼神,一股热流涌上心头。他出身卑微,在军中受尽排挤,若不是章和帝赏识,他根本走不到今天。如今赵灵枢愿意给他机会,他便不能辜负这份信任。他重重点头:“末将领命!若有任何人敢犯上作乱,末将定当提剑斩之,以护殿下与新帝安危!”
赵灵枢看着他挺拔的背影,唇角终于露出一抹真切的笑容。谢景行有世家支撑,心思难测;萧彻出身寒门,却有赤胆忠心。她已在心中布下第一颗棋子 —— 用萧彻的兵权制衡谢景行的世家势力,这场权谋棋局,她并非没有胜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