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客厅,吴理注意到茶几下层有一个倒扣着的相框。
他戴手套拿起相框,照片上是关光、陈青松和余朦胧的合影,三人举杯欢笑,看起来关系亲密。
但相框背面有一行小字:“愿真相永不朦胧——2019.6.10”。
吴理默默将相框放入证物袋。
他知道,这个案子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。
余朦胧的死因或许就藏在这些细节之中——被撕裂的纱窗、手腕的抓痕、口袋里的名表,以及那张背刻蹊跷文字的合影。
“收队。”吴理最后看了一眼那个被撕裂的纱窗洞口,晨光从中透入,在地板上投下扭曲的光斑,像是某个无声的呐喊。
第二章 迷雾重重
回到市局时已是上午九点,刑侦支队大楼里弥漫着咖啡和熬夜的混合气味。
吴理将证物袋放在办公桌上,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。窗外,城市的喧嚣已然苏醒,而他的内心却笼罩在一片迷雾中。
“师父,尸检初步报告出来了。”林峰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进来,脸上带着兴奋与困惑交织的表情,“老王说死者体内检测出高浓度的γ-羟基丁酸,就是那种新型迷奸药。”
吴理猛地抬头:“致幻剂?”
“不止如此,”林峰压低声音,“死者手腕和手臂有多处约束性伤痕,指甲里的皮屑和纤维与纱窗上的完全吻合。
更重要的是...”他顿了顿,翻开报告最后一页,“坠楼前,死者已经有严重的内出血,肋骨断了三根,脾脏破裂。”
“什么?”吴理站起身,“这意味着他不是单纯跳楼自杀的?”
“老王说,这种伤势更像是被人殴打所致,而且至少在坠楼前一小时就形成了。理论上,受这种伤的人很难自己走到阳台跳楼。”
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。吴理走到白板前,开始梳理时间线:
“凌晨2点:余朦胧说去卧室休息 凌晨3点-4点:邻居听到争吵和撕裂声 凌晨3点40分左右:坠楼发生”
他在这条时间线的“凌晨2点”处画了个问号:“从2点到3点之间,发生了什么?”
这时,内线电话响起。副局长王振杰让吴理立即去他办公室一趟。
王振杰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,宽敞气派,墙上挂着与各级领导的合影。
见吴理进来,他起身关门,笑容可掬却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。
“老吴,余朦胧的案子影响很大,上面要求尽快结案,降低舆论影响。”王振杰递过一支烟,吴理摆手拒绝。
“王局,现场疑点很多,不像是简单自杀。那些所谓的朋友口供一致得可疑,我觉得——”
“觉得什么?”王振杰打断他,“娱乐圈的事复杂得很,抑郁症自杀每天都有发生。
既然没有明显他杀证据,就按自杀处理,对大家都好。”
吴理还想争辩,王振杰压低声音:
“老吴,你女儿明年高考吧?
听说她想报考电影学院?
关导和陈编在圈内人脉很广,说不定能帮上忙。”
一股寒意顺着吴理的脊背爬升。这是暗示还是威胁?
回到办公室,吴理盯着案卷发呆。
林峰兴冲冲进来:“师父,技侦说余朦胧手机最后删除的信息恢复出来了,是条求救短信,写的是'他们逼我'!
还有,通话记录显示最后一通电话是打给一个未实名注册的号码,基站定位就在案发现场附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