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先生,您再仔细看看,这个瓷瓶的胎质和釉色都很有特点,绝不是现代的工艺能做出来的。"方雨桐插话道。
男人看了她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:"小姑娘懂行啊?那你说说这瓶子哪里特别?"
方雨桐接过瓶子,指着底部的款识:"您看这里的字体和刀法,还有这个青花的发色,都是民国时期的特征。现代仿制的青花虽然也能做得很逼真,但是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差别的。"
男人听完,脸上的笑容更浓了:"小姑娘说得不错,看来真是行家。"
他掏出钱包,数了八张一百的票子递给韩秋月:"这瓶子我要了。"
韩秋月接过钱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方雨桐也松了一口气。
男人拿着瓶子准备离开,走到门口又回头问:"对了,听说这条街要改造,你们打算怎么办?"
"还能怎么办,走一步看一步呗。"韩秋月叹了口气。
"如果需要帮忙,可以找我。"男人递给韩秋月一张名片,"我叫王建华,在这一行混了二十多年了,多少还有些人脉。"
韩秋月接过名片,连声道谢。
男人走后,方雨桐看了看那张名片,上面写着"华宝古玩交易公司,总经理王建华"。
"妈,这个人好像不简单。"
"是啊,能一眼看出瓶子真假的,肯定是行家。"韩秋月把名片小心收好,"不过这年头,热心帮忙的人不多了。"
下午的时候,街上又热闹起来。有几个年轻人拿着摄像设备在街上拍摄,说是要做什么纪录片,记录翠华街改造前的样子。
方雨桐和韩秋月站在门口看着,心情都有些复杂。这条街陪伴了她们这么多年,即将要消失了,确实值得被记录下来。
"小姐,能采访你几句吗?"一个女记者走过来问方雨桐。
"我?"方雨桐有些紧张。
"是的,我们想了解一下年轻人对翠华街改造的看法。"
方雨桐想了想,点了点头。
"你在这条街生活多久了?"
"五年了。"
"对于改造,你怎么看?"
方雨桐看了看韩秋月,咬了咬唇:"我觉得改造不一定是坏事,但不应该把原来的商户都赶走。这条街的魅力就在于这些老店铺和老师傅,如果都换成连锁店,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。"
女记者点头记录着:"那你们打算怎么应对?"
"我们会想办法留下来的。"方雨桐的声音很坚定,"这里是我们的家。"
第三章
方雨桐就读的石城三中是全市排名靠后的学校,但她的成绩一直很好,老师都说她有考重点大学的实力。
只是最近因为翠华街改造的事情,她上课总是走神,成绩也有所下滑。
"方雨桐,你最近怎么了?"班主任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,"期中考试成绩下降了不少,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?"
方雨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她不想让老师担心,但心里确实很乱。
"老师,我没事,就是最近睡得不太好。"
李老师看了她一眼,眼中带着关切:"雨桐,你是我们班的希望,明年就要高考了,千万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。有什么困难尽管跟老师说,学校会帮你解决的。"
"谢谢老师,我会努力的。"
从办公室出来,方雨桐心情更加沉重。她知道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抱有很高的期望,但现在家里的情况让她根本无法专心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