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张涛,我们算笔账。”我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个度,如同出鞘的利刃,切割开饭厅里那层虚假的温馨。
我“啪”地一声解锁手机,迅速点开记账APP,调出清晰的月度支出报表,推到餐桌中央。
“睁大眼睛看清楚!”我的指尖重重地点在屏幕上:
房贷:15,500元(为了孩子在市区读书咬牙在好学区买的房,月供大部分是我在承担)。
车贷:3,500元**(张涛要求买的SUV,说大男人开车要有面子)。
物业、水电、燃气、网络:1,800元起步。
两个人生活费(含超市、日用品):4,000元。
车险、油费、停车费:2,000元。
你游戏充值、聚会吃饭:保守估计800-1,500元。
孝敬双方父母(固定):2,000元。
我的个人开支(化妆品、衣服、通勤、学习):4,000元(作为公司中层,形象和持续学习投入必不可少)。
你的个人开支:2,000元。
我的商业保险:1,200元(重大疾病和意外险,以防万一)。
还有你买的那点破保险(被亲戚忽悠的):800元。
备用金/人情往来:至少留1,000元。
“不算任何意外开销,不算我们俩生病买药看病的钱,不算给孩子准备一分钱的奶粉尿布玩具衣服教育金,”我的语速越来越快,每个数字都像一颗砸向张涛的小石子,“一个月最低刚性支出是多少?”
张涛的目光有些躲闪地扫过那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,脸开始泛红,张了张嘴:“这个……这个……省省……有些开销可以砍……”
“砍?”林薇再次冷笑,“好啊!砍!首先砍掉你的车贷!面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?把车卖了,坐地铁公交!能省3500!再砍掉你游戏充值和无效社交!砍掉你那没用的保险!这就又至少3000!我的个人开支呢?难道要我辞职在家当黄脸婆了,还要穿破衣烂衫去给你丢人?”
我越说越激动,猛地站起身,居高临下地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张涛:“就算我狠心把自己这四千也砍了,把人情备用金砍了!你的三千块!加上砍掉你自己的部分(假设你还真有那个执行力全部砍掉),加起来顶天了也就六千多!”我几乎是吼出来,“六千多!减去一分不能少的房贷一万五!我们还欠银行九千!九千!每个月!张涛,你告诉我,你的精打细算在哪?你拿什么补贴?拿你爸妈那点退休金来填这个无底洞吗?!难道我要跪着求你妈把她的棺材本掏出来供我们一家三口还房贷、养孩子吗?!”
空气凝固了。只有我因愤怒和委屈而剧烈起伏的胸口证明这一切不是幻觉。
张涛的脸由红转白,又憋得通红。我的话像冰冷的解剖刀,一层层剥开了他一直鸵鸟心态下回避的残酷现实。他习惯了我承担大部分经济压力,习惯了他自己那份微薄的收入主要应付自己的“小需求”。他内心或许真的觉得“生孩子”是个自然而然的阶段,他月入三千是少,但“男人养家”的面子和“老婆就该回归家庭”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,让他从未真正去计算过数字背后的真正重量。
他想到了老家的邻居老李,老婆不上班生了两个娃,日子也紧巴巴地过了。但他选择性忽略了老李家是全款旧房子、孩子扔在农村小学放养、夫妻俩常年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、一年到头难得吃次肉这些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