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:开端
我的世界,是一座由无数帧画面构筑的囚牢。光与影的碎片,声音的波纹,他人生活的切片,都由我——林薇,一个资深视频剪辑师——来缝合。我尤其擅长处理那些最枯燥、最考验耐心的素材:冗长的监控录像,庞杂的纪录片原始片段。我能从婚礼角落被遗忘的细节里提炼出温情,也能从商场川流不息的人潮中锁定可疑的瞬间。这份工作赋予我窥探的权柄,让我得以安全地蛰伏于屏幕之后,冷静地解剖众生的悲欢,带着一种疏离的、近乎上帝视角的傲慢。然而,这种傲慢,很快便被彻底击碎,连同我的理智,一起被拖入无尽的深渊。
那封邮件,像一颗悄然投入静湖的石子,漾开的却是黑色的涟漪。
它通过一个加密的临时邮箱抵达,没有署名,没有电话,发件人地址是一串毫无意义的字符组合。内容简洁到近乎诡异:整理一栋废弃公寓楼内某层走廊长达一个月的监控录像,剔除无效片段,标注出“所有异常活动”。报酬高得令人咋舌,几乎是市价的五倍,且预付的一半订金,我看着手机短信到账提示,闪烁着诱人又危险的光芒。
我并非没有疑虑。理智在我脑中拉响警报。但那份高昂的报酬,像魔鬼的低语,轻易压倒了不安。更何况,那种挑战未知、挖掘隐秘的冲动,是深植于我职业本能中的毒瘾。我安慰自己,不过是又一堆枯燥的监控画面罢了,能有什么大不了?
我动用了一点手段,粗略查了那栋公寓的底细。它位于城市西区,即将被拆除,荒废已久。网络上游离着关于它的零碎传闻,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年前的一起坠楼事件,据说是个悬案,最终不了了之。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被时光遗忘的陈旧与绝望,即使透过冰冷的文字描述,也能感受到那种蚀骨的寂静。然而,金钱的光芒足以照亮并驱散这些微不足道的阴影。我回复了邮件,接下了这份工作。
接收那高达10TB原始数据的那天,窗外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冷雨。房间里只剩下我敲击键盘的嗒嗒声和电脑主机持续的低鸣。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、来自屏幕深处的电子尘埃的气味。我灌下一大口早已冷掉的咖啡,点开了第一个视频文件。
灰绿色调的画面瞬间占据了我的视野,那种老式监控摄像头特有的、带着噪点的低分辨率质感,扑面而来。一条幽深、昏暗的长廊,像某种生物的肠道,向远方延伸。两侧是紧闭的、油漆剥落的房门,露出底下灰败的墙体,像是溃烂的伤口。摄像头似乎安装在走廊的一端,视角固定,只有偶尔因电流不稳而产生的轻微跳动,才证明时间仍在流逝。右下角的数字时间戳,无声地从月初开始爬行。
最初的几个小时,乃至几天,内容乏善可陈。空无一人的走廊,只有头顶一盏坏了的日光灯,执着地以某种神经质的频率闪烁着,投下不稳定的光晕,将本就模糊的画面切割得更加支离破碎。我习惯了快进,让画面像灰色的河流一样匆匆流过。灰尘在镜头前无声地飘舞。有时,能听到极其微弱的、像是从墙壁内部传来的电视杂音,或是水管深处空洞的嗡鸣——但这栋楼不是早已废弃了吗?大概是环境噪音被麦克风放大了吧,我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,忽略掉心底那一丝细微的不协调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