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冬天的灰雪已经连续下了七十三个小时,陈默的防辐射服外置过滤器发出第三声警报时,他正蜷缩在废弃地铁隧道的转角处。淡绿色的警报灯透过面罩内侧映出他下巴上新生的胡茬,像一片营养不良的苔藓。
“生命维持系统剩余电量 17%,建议立即关闭非必要模块。” 冰冷的电子音在耳道里震动,这是 “方舟” 系统独有的声纹频率,三年来陈默听了不下一万次。
他用冻得发僵的手指敲击左手腕的环形控制台,调出全息投影。淡蓝色的三维地图上,代表安全区的绿色光点早已熄灭,只剩下密密麻麻的红色警告标识,像一群嗜血的昆虫。
“关闭环境温度调节,保留辐射监测和导航。” 陈默的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,他下意识摸了摸喉咙,那里的灼痛感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天。
“环境温度调节已关闭,当前体感温度零下 12℃。检测到宿主体温偏低,建议每小时进行五分钟运动维持核心体温。” 方舟的回应永远精准得令人恼火。
陈默扯了扯防辐射服的领口,金属搭扣发出刺耳的摩擦声。三天前他在废弃的生物研究所找到这具编号为 X-73 的军用级防护服,虽然左臂的防护甲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划痕,但总比他之前穿的民用款强得多。至少现在,他不用每天数着辐射计量器上跳动的数字等死。
隧道深处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,像有人踢翻了空罐头。陈默瞬间绷紧身体,右手摸向背后的电磁步枪。枪身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,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冰凉。
“检测到未知生物活动,距离 87 米,移动速度 1.2 米 / 秒。” 方舟的警报声突然急促起来,“警告,生物信号特征与数据库中‘蚀骨虫’匹配度 89%,建议规避。”
陈默低骂一声,转身钻进旁边的维修通道。狭窄的空间里堆满了锈蚀的钢管,他不得不匍匐前进,防辐射服与金属摩擦发出沙沙声。蚀骨虫是核战后变异最成功的生物之一,它们的酸性唾液能在三十秒内溶解钛合金,而陈默身上这件 X-73,显然不在它们的食谱之外。
“左侧 30 米有通风管道,直径 0.8 米,可容纳通过。” 方舟的分析总是来得恰到好处。陈默调整呼吸,像猎豹一样窜出维修通道,电磁步枪在黑暗中喷出蓝色的等离子束,击中追来的蚀骨虫头部。那只半米长的生物发出刺耳的嘶鸣,绿色的血液溅在冻土上,冒出阵阵白烟。
“还有三只正在接近,速度提升至 2.1 米 / 秒。”
陈默手脚并用地爬进通风管道,金属壁上的铁锈沾满了防辐射服。他能听到身后传来蚀骨虫撞击管道的闷响,整个通道都在微微震动。
“计算最佳逃脱路线。” 他喘着粗气说。
“正在分析... 前方 15 米处有横向岔路,建议转向东南方向,那里的管道直径更大,可通往地面出口。”
陈默突然想起第一次激活方舟系统的那天。核爆后的第七天,他在废墟里找到一个嵌在混凝土中的军用手环,按下启动键的瞬间,这个冰冷的电子音就闯入了他死寂的世界。三年来,它既是导航仪,也是数据库,偶尔还会扮演一下急救医生的角色。
“出口距离地面还有 3.2 米,需要破拆。” 方舟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。陈默从背包里翻出等离子切割器,按下开关,蓝白色的火焰立刻照亮了狭小的空间。管道的金属壁在高温下迅速融化,发出刺鼻的气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