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机小小的屏幕里,储存着他们最狼狈也最鲜活的青春。冬天,两人挤在图书馆冰冷的走廊尽头蹭暖气,江屿把唯一一件厚外套裹在苏晚身上,自己冻得嘴唇发紫,却还在笔记本上勾画着“商业蓝图”,嘴里呼出的白气模糊了笔迹。夏天,为了省下几块钱的公交车费,顶着能把人晒化的烈日,徒步几公里去批发市场谈价,汗水把后背的T恤洇出深色的地图。苏晚累得几乎虚脱,江屿背起她走了一段,他的背脊并不算特别宽阔,却异常坚定和滚烫。苏晚趴在他背上,听着他粗重的喘息,汗水浸湿了她贴着他颈侧的脸颊,咸涩的滋味渗进嘴里,心里却奇异地安稳。她举起相机,镜头对着前方漫长滚烫的柏油路,拍下两张紧靠在一起的、汗湿的侧脸剪影。
“晚晚,”江屿喘着气,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清晰,“再等等我。等我混出个人样来,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,不再让你跟着我吃这种苦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低下去,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笃定,“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,就是娶你。”
镜头微微晃动了一下,定格。苏晚把脸埋在他汗湿的衣领里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那一刻,滚烫的路面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。梦想的重量,压在他的肩上,也沉甸甸地落进她的心底。
***
命运的风向有时转得毫无征兆。毕业后,江屿和苏晚注册了一家小公司,主营一些基础的短视频内容制作和推广,不温不火地维持着。一次,苏晚心血来潮,将硬盘里那些积压已久的、记录着他们从校园到创业初期的点滴视频素材——那些挤在宿舍楼道的推销,那些顶着烈日徒步的汗水,那些深夜灯光下共食一碗泡面的温暖——精心剪辑成了一个长达十五分钟的纪录片。镜头里的江屿,年轻、执着、眼神里燃烧着不灭的火焰;镜头外的苏晚,温柔、坚韧,目光始终追随着他。他们一起啃冷馒头、一起睡工作室地板、一起为微小的进步击掌欢呼……那些粗糙画面里透出的真实、艰辛与彼此扶持的暖意,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。
视频上传的那个深夜,两人都累得眼皮打架,根本没抱什么期望。然而,第二天清晨,苏晚是被手机疯狂的震动声惊醒的。她迷迷糊糊抓过手机,屏幕被无数条通知挤爆了。点开账号后台,那个名为《屿晚同行:从十平米到星辰大海》的纪录片视频,播放量后面跟着一串令人眩晕的零,评论区的留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滚动。
“天啊,这是什么神仙爱情加奋斗史!看哭了!”
“这才是真正的同甘共苦!男主眼神里的光绝了!”
“女主好温柔好有力量,默默记录的样子太戳我了!求更新!”
“从校服到婚纱预定!给我锁死!”
巨大的流量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。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公司,一夜之间接到了无数商务合作和投资意向的电话。媒体采访的邀约塞满了邮箱。他们的名字,连同“屿晚”这个账号,成了网络热搜的常客,被冠以“神仙眷侣”、“励志典范”的美誉。江屿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创业艰辛和对未来的展望,苏晚则安静地坐在他身边,脸上带着温婉得体的微笑。镁光灯下,他们十指紧扣,笑容完美无瑕。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优渥、光鲜。租住的狭小公寓换成了宽敞明亮的大平层,代步的二手自行车换成了崭新的轿车,出入的场所也渐渐带上了格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