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靠写炒股翻车经历攒了 8000 元,偷偷拿 5000 元入市想 “搏一把”,亏到只剩 2300 元时,读者老秦私信我:“我按你写的分散投资赚了 5 万”,那一刻我才懂,我教别人踏实,自己却还在赌。
1
我蹲在出租屋玄关的瓷砖上,指尖把ATM回执单捏得发皱,纸上“3200元”的数字像根刺,扎得我眼睛发疼。身后的电脑还亮着,屏幕里是我看了三年的股市软件,K线图像条断了线的风筝,从去年的高点一路跌下来,把我15万的积蓄跌得只剩这3200元——连下个月1800元的房租都不够。
手机在沙发上震个不停,我捡起来一看,是前同事阿哲发来的消息:“公司缺临时开发,日结300,今天就能上工,来吗?”我盯着“临时开发”四个字,喉咙突然发紧。三年前我摔门离开那家996公司时,跟部门领导拍着桌子喊“我要靠自己的脑子赚钱,不是靠敲代码当工具人”,现在却要靠日结的临时工作混房租,说出去能被当年的自己笑死。
我把手机扔回沙发,走到厨房煮泡面。水还没开,父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。他没看我手里攥着的泡面桶,直勾勾盯着屏幕,第一句话就是:“房租交了吗?我昨天问你妈,她说你没跟家里要钱,你是不是又在硬撑?”我想扯个谎说“快交了”,却看见他身后茶几上摆着我去年寄回家的“优秀员工”奖状——那是我做程序员时熬了三个通宵换来的,现在却成了讽刺。
“我早跟你说,稳定工作才是正道,你偏不听。”父亲的声音拔高了些,“你说‘稳定收入是稳定的穷’,现在呢?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,这就是你要的‘自由’?”我张了张嘴,想说“股市总会反弹的”,可看着账户里的3200元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水开了,泡面的香味飘过来,我却没胃口,只觉得那香味里全是“失败”的味道。父亲挂电话前叹口气:“实在不行就找个开发工作,别再折腾了。”
挂了电话,我坐在电脑前发呆。桌面文件夹里有个叫“炒股复盘”的文档,点开全是我这三年的记录:“2021年8月,跟老周买XX股,亏2万”“2022年3月,追高XX股,亏5万”“2023年1月,把父母给的10万养老钱投进去,现在只剩8000”……最后一条是昨天写的:“2023年10月,账户余额3200元,房租还没交。”
手机又震了,这次是房东的微信:“小陈,后天中午前再不交房租,你就收拾东西搬走吧,我这边还有别人要租。”我翻遍微信和支付宝,好友列表里能借的人都借过了,阿哲上周刚借我2000元还信用卡,我实在没脸再开口。凌晨2点,我盯着电脑屏幕,突然弹出一个写作平台的广告:“分享真实生活经历,1000字起投,收益按阅读量分成,新手也能赚。”
我盯着广告看了半天,又点开“炒股复盘”文档。里面记着我去年冬天的事:“凌晨3点,看着账户里的钱又少了1万,我坐在阳台上哭,不敢开灯,怕邻居听见。那天晚上零下5度,我冻得发抖,却比不过心里的冷。”这些字像在跟我说话,我突然想:反正已经走投无路了,不如把这些“翻车经历”写下来,就算赚不到钱,也算把心里的堵得慌倒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