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你照顾,请个护工就行。”林国栋在纸上写道。他的字迹颤抖但依然有力,与从前批改林默作业时的字迹一模一样。
“我已经辞了护工。”林默说,“我这段时间没有工作安排,可以留下来。”
这其实是谎言。他原本下周要和画廊签约,举办个人画展的机会他已经等了三年。但看着病床上的父亲,这些话他说不出口。
林国栋盯着他看了几秒,然后在纸上又写了一行字:“随你便。”
2 沉默的守护
就这样,林默开始了在医院陪伴父亲的日子。
头几天,林国栋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。林默就坐在床边看书,或者用笔记本电脑处理一些琐事。偶尔会有医生护士进来检查,简单的交流后病房又重归寂静。
父亲不能说话这件事起初让林默感到不适,但很快他发现,这反而减少了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。交流被限制在最基本的需求层面——“喝水”、“吃饭”、“上厕所”。纸笔成了他们之间的缓冲地带。
周五下午,林国栋睡着后,林默决定回父亲家拿些换洗衣物。他叫了出租车,报出那个五年没有踏足的地址时,心里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。
父亲的家在一个老式小区里,红砖外墙爬满了常青藤。林默从信箱顶部摸出钥匙——父亲一直习惯在那里放备用钥匙,这个习惯二十年来都没变。
推开门,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旧书、茶叶和木质家具混合的味道,瞬间将林默拉回到少年时代。屋内的陈设几乎没有任何变化,沙发还是那张米黄色的布艺沙发,母亲最爱的绣品依然挂在墙上,甚至连茶几上摆放报纸的方式都一模一样。
林默走进父亲的卧室,打开衣柜找衣服。衣柜里整整齐齐,所有衣物按季节和颜色排列。在抽屉最底层,他发现了一个铁盒,上面贴着“默默的东西”四个字。
犹豫了一下,他打开了盒子。
里面全是与他有关的东西——他小学时得的第一张奖状,初中参加绘画比赛的获奖证书,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,甚至还有他当年离开家后寄回来的所有明信片。每一张都被仔细地收好,按时间顺序排列。
盒子的最底下是一本厚厚的相册。林默翻开,第一页是他婴儿时期的照片,旁边仔细地标注着拍摄时间和地点。往后翻,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被记录在这里:第一次走路、第一天上学、初中毕业、高中毕业......
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张高中毕业舞会的照片上。照片里,他穿着租来的西装,手臂搭在一个女孩肩上,笑得有些羞涩。照片下方是父亲的笔迹:“默默毕业舞会,2009年5月15日。他长大了。”
林默的手指抚过那些字迹,胸口突然涌上一股酸涩。他从未想过父亲会如此细致地保存这些记忆。在他印象中,父亲总是忙于工作,对他的事情很少过问,更别提表现出这种程度的关心。
合上盒子,他继续收拾衣物,但心情已经完全不同。
回到医院时,父亲已经醒了,正试图自己坐起来。林默赶紧放下东西上前帮忙。当他靠近时,注意到父亲床头多了一个相框,里面是年轻时的一家三口合影。那是他们去海边旅行时拍的,照片上的每个人都笑得灿烂,那时的母亲还没有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