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”他眼神认真。
那一刻,林深看见他理性外壳下笨拙的温柔。
雨滴敲打玻璃,她在画纸角落悄悄画了两个并肩看雨的人影。
又数月,他们沿着海堤散步,计划着虚构的旅行。
陈暮用电子表格列出三个国家的优缺点对比,林深却在备忘录画了棵许愿树,每片叶子写一个目的地名字。
“北海道十一月积雪概率87%,但温泉体验评分9.2。”他展示数据。
“我们可以泡温泉时看雪!”她指着自己画的卡通小人,“然后去小樽吹玻璃,把愿望封进玻璃珠里。”
陈暮沉默片刻,忽然将手机屏保换成她的涂鸦:“我会研究玻璃工坊的营业时间。”
夕阳西下,海面泛起金红波纹。
林深忽然停下脚步:“你知道吗?你是我遇到过最不会浪漫的人。”
陈暮怔住。
“但也是唯一记住我说过的每句话的人。”她微笑,“连我妈妈都记不得我讨厌芹菜。”
他低头操作手机:“已永久记录‘林深饮食禁忌:芹菜、生洋葱、榴莲’。”
海风吹起她的发丝,他下意识想帮她整理,手指却在触及前收回。
这个未完成的动作悬在空中,像他们关系中始终存在的微小距离。
林深假装没看见,转身指向远方的货轮:“看!像不像移动的岛屿?”
陈暮迅速计算着船只吨位和航速,最终只是点头:“很美的比喻。”
他们都不知道,这已是彼此最接近幸福的时刻——像两条永远平行却错觉交汇的光轨,在数学的精确与诗歌的恍惚之间,那一瞬已是永恒。
第 2 章
裂痕初现时总是无声的,像瓷器内部蔓延的纹路,表面光洁依旧,却已承受不住下一次温差的骤变。
为出版社完成的插画集大获成功,编辑发来满屏的赞美表情。
林深在青屿书店里举着手机,指尖因兴奋而微微发颤:“他们说我的画里有种‘破碎后的光亮’!”
陈暮从金融报表中抬头,推了推金丝眼镜:“数据显示艺术市场对‘创伤叙事’的接受度正在提升。
你这次稿费比上季度增长37%,建议将超额部分配置到低风险理财。”
手机屏幕的光亮在她脸上渐渐黯淡。
她沉默片刻,轻声问:“你不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光亮吗?”
“心理学角度,创伤后的成长确实能产生...”
“因为我画的是你。”她打断他,速写本滑到桌上展开——无数张陈暮的侧影:计算数据时微蹙的眉,阅读时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,海堤上那个悬而未落的伸手动作。
“是你让我开始相信,破碎的东西也能被仔细收藏。”
陈暮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停顿了0.7秒。
他最终没有看向那些画:“情感投射是创作常见现象。
但建议你保持专业边界,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灵感来源。”
铃铛声突然急促响起,书店门被狂风猛地推开。
雨季的第一场暴雨毫无预兆地降临,雨水猛烈敲打玻璃窗,像无数手指焦急地叩击。
林深看着窗外模糊的世界,忽然轻声说:“我前男友离开那天,也是这样的暴雨。”
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提及往事。
陈暮终于抬头,看见她手指紧攥着铅笔,指节发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