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令一下,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。小杨被“请”进了最大的那顶指挥帐篷,里面布满了各种他看不懂的仪器和屏幕。张建军和徐智紧随其后,两人之间的气氛依旧紧张。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是在极度高压和混乱中度过的。更多的专家通过加密线路接入会议,争论的核心始终围绕:回不回应?如何回应?回应的内容是什么?
小杨作为“特殊关联者”被要求留在帐篷里,听着那些他一半听不懂的激烈辩论。他感到掌心印记持续发热,地下系统的共鸣感越来越强。他甚至能隐约“感觉”到那星空信号并未离开,而是在某种高维轨道上静静等待着,像一位耐心的考官。
争论毫无结果。主张立刻热情回应、主张谨慎试探、主张干脆屏蔽信号假装没收到的……各种观点僵持不下。
雷长官的脸色越来越黑。
就在这时,小杨感到一股强烈的冲动。他鬼使神差地抬起手,掌心那淡银色的印记突然发出了柔和却清晰可见的光芒。
帐篷内的争论戛然而止。所有人都惊愕地看着他的手。
“它……系统……”小杨艰难地组织着语言,努力解读着那通过印记涌入的、来自地下网络的清晰意图,“它说……它可以……构建一个……安全的……回复框架。使用……社区基础的……数学语言……”
徐智猛地扑到一台监测地下能量的屏幕前,眼睛瞪圆了:“能量模式改变!它在自发编译信息包!用的是一种……极其复杂的拓扑数学结构!”
张建军立刻反应过来:“数学是宇宙通用语!它想帮我们回复!用最基础、最不易误解的方式!”
雷长官死死盯着小杨发光的手,又看看屏幕上疯狂滚动的、无法理解的数据流,最终咬牙下令:“授权系统尝试构建回复框架!内容……内容就用最基础的:收到信号,确认身份,请求进一步指示。”
技术人员立刻操作。只见屏幕上的数据流迅速整合,凝聚成一个极其简洁却蕴含了大量数学信息的光团。
“发送!”雷下令。
没有惊天动地的光束,也没有声音。但那团数学信息瞬间从监测屏幕上消失。
几秒钟后,监测外部空间的屏幕上一个微弱的光点闪烁了一下。
几乎同时,那个冷静的非人声音再次直接在所有项目核心成员的脑海中响起:
“信号确认。身份‘地球-罗布泊节点’及共生文明已记录。信息包收讫。附上初级交流协议及‘宇宙生态社区’准入基础规则。请于标准周期内(约地球时间72小时)完成初步学习并确认接入意愿。”
庞大的、无法想象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,瞬间涌入项目组的核心服务器,以及……小杨、张建军、徐智等人的意识。海量的数学符号、生态模型、伦理框架、历史案例(大量残缺)冲刷着他们的认知极限。
小杨闷哼一声,感到头痛欲裂,无数陌生的知识和图像在脑中爆炸。但他掌心的印记再次发热,像一道堤坝,帮他过滤和缓冲了大部分冲击,只留下一些基础的可理解概念。
帐篷里一片混乱,有人抱头呻吟,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天书般的数据。
雷长官扶着控制台,脸色发白,但眼神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芒。他看向几乎虚脱的小杨,又看看激动得浑身发抖的徐智和努力保持镇定的张建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