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间,办公室里像是打开了话匣子,抱怨声此起彼伏。有人说周明把部门当成了自己的一言堂,根本听不进任何意见;有人叹自己手里的老客户被折腾得差不多了,下个月的绩效怕是要垫底;还有人已经悄悄更新了简历,打算找机会跳槽。
苏晴靠在桌边,听着同事们的吐槽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。这些人,都是曾经和她并肩作战的伙伴。李姐会在她加班时默默递上热咖啡,老陈能精准记住每个客户的生日,小林虽然经验浅,却总把“晴姐说的对”挂在嘴边。
以前的销售一部,就算抢单时争得面红耳赤,可遇到难题总会一起扛。有次部门差点完不成季度任务,所有人自发加班,苏晴带着大家逐一对接客户,李姐帮着整理资料,老陈托关系协调资源,最后硬是踩着deadline完成了目标。那时办公室的灯,亮到后半夜都透着暖意。
可现在,这里只剩下压抑和怨气。周明的无能和蛮横,像一把钝刀,一点点割碎了曾经的凝聚力。
“晴姐,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啊?”小林拽了拽她的袖子,眼神里满是无助,“再这样下去,咱们一部迟早要被解散,到时候大家都得失业。”
这句话像重锤砸在苏晴心上。她看着眼前一张张疲惫又焦虑的脸,想起曾经一起庆祝业绩达标时的欢呼,想起部门聚餐时大家说“跟着晴姐干有奔头”的笃定,喉咙突然有些发紧。
这几天“躺平”的日子,她看似置身事外,实则心里比谁都清楚部门的困境。她以为冷眼旁观就能等到周明自食恶果,可看着昔日战友被拖入泥潭,她根本做不到无动于衷。
李姐抹了把眼泪,又拿起合同往周明办公室走:“不管了,就算被骂,也得让他把周期改回来,不然客户要索赔的。”
看着李姐决绝的背影,苏晴握紧了手里的水杯。杯壁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,一点点暖了她冰凉的指尖。她忽然意识到,自己的“躺平”,不仅没能反击不公,反而让真正想做事的人受了委屈。
下班铃声响起时,苏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走。她打开电脑,调出了被周明丢在一边的客户资料,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起来。屏幕的光映在她眼里,沉寂了许久的眸子里,终于重新燃起了一点微光。
6 悄然复苏的战意
苏晴重新打开客户资料时,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大半。办公室里的同事陆续走光,只剩下她桌上的台灯亮着,暖黄的光在键盘上投下细碎的影子。
她没有急着处理那些被周明搅乱的单子,而是点开了一个加密文件夹——里面存着她入职三年来所有的客户跟进记录,小到对方采购经理的忌口,大到项目谈判时的关键分歧,都记得清清楚楚。这是她当年从老销售手里接过的“秘诀”:销售拼的不只是业绩,更是对细节的把控。
指尖划过德康医疗的记录,张总去年提到儿子要出国留学的备注格外醒目。苏晴顿了顿,打开浏览器搜索了相关的留学咨询机构,默默存下了几家口碑不错的联系方式。她没指望靠这个挽回合作,只是觉得,就算合作黄了,给老客户提句有用的建议,也是该做的。
正整理着,手机突然震